波浪理論技術分析快速入門

波浪理論(Wave Theory),全稱是艾略特波浪理論,是以美國人拉爾夫·尼爾森·艾略特(Ralph Nelson Elliott,1871-1948)的名字命名的一種技術分析理論。

波浪理論技術分析快速入門,拾荒網

波浪理論的形成經歷瞭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最初由艾略特首先發現並應用於證券市場,但是他的這些研究成果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在他在世的時候沒有得到社會的廣發承認。

直到20世紀70年代,柯林斯的專著《波浪理論》出版後,波浪理論才正式確立。

一、波浪理論的主要原理

艾略特最初提出波浪理論是受到股價上漲下跌現象不斷重復的啟發,力圖找出其上升和下降的規律。

艾略特認為,由於證券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而經濟發展具有周期性,所以股價的上漲和下跌也應該遵循周期發展的規律。不過股價波動的周期規律比經濟發展的周期要復雜得多。

(一)波浪的形態結構

波浪理論認為價格波動同波浪一樣,共有8浪,先5浪上升,再3浪下降,如圖所示。

波浪理論技術分析快速入門,拾荒網

1、在上升階段,1浪、3浪、5浪為上升浪,浪的方向與上升趨勢相同,稱為推動浪(Impulse Waves);2、4浪方向與上升趨勢相反,對1浪、3浪起調整作用,稱為調整浪(Corrective Waves)。

2、在下降階段,a、c浪為下降浪,方向與下降趨勢相同;b浪方向與下降趨勢相反,對a浪起調整作用,故稱為調整浪(Corrective Waves)。

在理解波浪理論的時候必須註意:理論上的八波循環在實際走勢中不會那麼標準和完美,或者說幾乎見不到那麼標準的八浪形態。

在這八個浪中,上升趨勢的第3浪、下跌趨勢的第c浪應值得重點關註:

1、第3浪是上升趨勢的主升浪,是最具有爆炸性的一浪,其持續力度大、持續時間長,可以大幅度地推升股市,第3浪在大多數時候會發展成為一漲再漲的延升浪,在圖形上,常常會以勢不可擋的跳空缺口向上突破,給人一種突破向上的強烈信號。

2、下降趨勢中的第c浪則最具殺傷力,c浪持續的時間長久並且跌幅巨大,股市中幾乎全線個股都會在c浪的帶動下出現較深的跌幅,經過這一浪之後,個股在牛市中的上漲成果會損耗大半,一些沒有業績支撐的垃圾股則有可能跌回到牛市的起漲點附近。

c浪的典型特點:“持續的縮量下跌”,雖然期間偶有放量,但整體縮量格局不變,隻要這種“縮量形態持續下跌”的格局不被打破,就說明空方仍舊占據主導、買盤依然無意入場,是下跌趨勢仍將延續下去的表現。

(二)波浪的主要規則

1、上升趨勢中的主升浪——第3浪,不能是三個上升浪(第1浪、第3浪、第5浪)中最短的一個。

在實際走勢中,第3浪往往是最具爆炸性的一浪,其持續時間最長、累計漲幅也最大。這一原則有助於我們識別第3浪。

(1)3浪>1浪。

1浪屬於趨勢剛開始扭轉,力度較弱;3浪趨勢已經形成,均線一般形成多頭排列,形成助漲的作用。(趨勢扭轉、均線排列等內容會在第5章深入講解)

(2)3浪>5浪。

5浪屬於頂部區域,一般伴隨著頂部背離。要形成背離,5浪必然要弱於3浪。(頂部背離等內容會在第6章深入講解。)

2、第4浪的浪底應高於第1浪的浪頂。這一原則可以幫助我們識別第4浪。原因很簡單:如果第4浪的浪底低於第1浪的浪頂,那麼,3浪就成為一個震蕩走勢瞭,不再是上升浪瞭。

3、如果在整個浪型循環中,第2浪以簡單的形態出現,則第4浪多數會以較為復雜的形態出現;反之亦然。第2浪和第4浪就性質而言,都屬於逆流行走的調整浪,而調整浪的形態有許許多多種子類型。

4、在波浪理論的示意圖中,可以看到,c浪的浪底要高於1浪的起點。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人類社會是不斷進步的,這也將體現在經濟層面,而股票市場又是經濟運行的前沿窗口。

這樣看來,似乎長線持股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具體到實際股票市場,情況絕非如此簡單。對於投資者來說,學習波浪理論,我們更應關註它的核心思想之一“價格走勢是以波浪形式呈現的”。

(三)波浪的起點確認

在波浪理論中,有一個重大現實難題,就是如何確認波浪的起點。不同的人有不同數法,而且都有道理,誰也說服不瞭誰。

例如:一個下跌的浪可以被當做第2浪,也可能被當成a浪。如果是第2浪,那麼緊接而來的第3浪是很誘人的;如果是a浪,那麼這之後的下跌可能是很深的。

考慮章節知識安排,為瞭保持系統性,波浪的起點確認問題將會放在下一章中解決。

波浪理論技術分析快速入門,拾荒網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