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周期與抓漲停成功率(賺錢效應)的關系,今天就聊聊這個話題,這個話題值得經驗不足的人學、研究、和討論。
股市裡常說沒有經歷牛市和熊市輪回的人沒有資格談情緒周期,有些事情自己親身經歷過,和聽別人說直觀感受是不一樣的,比如大盤情緒周期親身經歷過人感知認知情緒周期的程度肯定更深刻一些,我不幸經歷瞭2007年——2008年的牛熊輪回,和2014年——2015年牛熊輪回大的情緒周期,也切身體會瞭很多次的月線級別和周線級別的小的情緒周期,深度感受瞭股市的冷暖,對情緒周期的體會肯定深刻一些,所以我想我有資格談情緒周期。
那麼情緒周期究竟是什麼?這或許每個人說法都不完全一樣,沒有標準統一的答案。我個人理解所謂情緒周期就是股市這個市場裡主導性資金的態度和行為過程,這些資金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定價權,能拉漲停板,能連板,能打造牛股妖股的資金,而不是市場裡部分散戶小資金的態度和行為過程。這部分主導性資金善於把握人性,深諳情緒引導與把控,對市場冷暖非常敏感。為瞭便於大傢理解,我就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來說明什麼是股市情緒周期。大傢去迪廳蹦過迪吧,迪廳裡的氛圍組,在剛剛開場客人較少時,他們就已經在場子裡暖場瞭,目的是使第一批過來的客人進場時不感到冷場,當進場的客人差不多時他們引導這個場內的氛圍,調動客人的情緒讓客人盡情的嗨起來,客人一嗨起來就容易沖動進行高消費,沖動和高消費帶動全場嗨到高潮時,氛圍組就會悄無聲息的撤退瞭,然後是客人買單、散場,氛圍組領錢走人,一場娛樂盛宴就這樣結束,這一個過程就叫情緒周期。股市裡的情緒周期也是這樣,一般是市場低迷一段時間以後,先是有部分資金制造賺錢效應,然後另一部分資金看到有賺錢效應後跟隨,當賺錢效應越來越明顯,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進場買股票,當賺錢效應進一步增強時就會有更多的人進場買股票,然後情緒達到高潮,然後先進場的資金悄無聲息的逐步撤退,然後市場賺錢效應逐步變差,最後虧錢效應出現,這個過程就是股市情緒周期。
經歷過股市牛市和熊市輪回的有經驗的老股民應該說都能把握好情緒周期,根據情緒周期操作,在賺錢行情的孕育期,正常操作,在賺錢行情逐步轉強時加杠桿操作,在賺錢行情達到高潮時逐步撤退,然後等待下一個情緒周期的輪回。
鐵粉們有沒有想過我為什麼在6月10日起敢實盤抓漲停?理由是我斷定那時就是一段賺錢行情周期的孕育期,相當於迪廳裡有氛圍組在暖場,所以就會有賺錢效應,實盤抓漲停成功率當然會很高。我為什麼敢在7月2日收評中旗幟鮮明的喊牛市來瞭?並且讓大傢搞錢買股票?因為根據情緒周期我判斷賺錢行情會進一步加強。在大傢情緒異常亢奮時,股吧裡開始出現賣房炒股的聲音時,我為什麼在7月9日收評中明確的喊出居安思危,給大傢潑冷水?因為市場基本上達到高潮的頂峰瞭,必然會消退,這是股市情緒周期的規律。
當你對情緒周期有瞭一定的認識,你的操作就不在盲目和盲從,你就會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該全倉時就自然而然的全倉,該滿倉滿融買股票時就會滿倉滿融的買股票,該控制倉位打防守戰時就會控制倉位,該空倉等待時就會空倉等待。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股市中的情緒周期就像一年中的四季一樣,有溫暖、炎熱、涼爽和寒冷,每個季節該做什麼都要根據每個季節特點進行。拾荒網專註短線漲停板打板技術技巧進階。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我認為中國股市有80%的時間都是垃圾時間,真正讓投資者賺錢的時間隻有20%,所以要想在中國股市生存和發展,學和掌握把握情緒周期是每個投資者不可缺少的必修課。隻有學會把握住股市的情緒周期,你才能在操作上踏準節奏,才能提高勝率,才能走的更遠。
下面貼一張上證指數K線圖,大傢看看我對情緒周期的把握,大傢再翻翻看我發帖子的收評,我是不是按照情緒周期規律進行操作的。

總結:在情緒周期賺錢行情孕育期,正常的全倉操作買股票,在情緒周期賺錢行情轉強時可以滿倉滿融買股票,這在兩個階段各種戰法都好用,半路抓漲停,打板等各種戰法成功率都會很高,很多人會誤以為自己悟道瞭,升華瞭,開始信心滿滿。
在情緒周期賺錢行情達到高潮時,市場裡不斷傳出賣房子炒股和辭職炒股的聲音時,開始考慮逐步撤退,當大盤放量漲不動時,控制倉位打防守戰,當出現虧錢效應時,空倉等待機會。在這兩個階段,你會發現很多方法成功率都降低瞭,賺錢不容易瞭,自己所謂的悟道其實就是一個笑話。
會把握股市情緒周期的人都知道能賺錢並不是自己水平有多高,而是知道什麼時間該進場,什麼時間該激進,什麼時間該防守,什麼時間該撤退,他們更清楚自己能賺錢更是因為市場賺錢氛圍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