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競價選股戰法之:如何在競價初步判斷當天題材線?深度教程(圖解)

最近這幾周,市場題材炒作中出現一個新規律,即日內表現突出的題材經常早在競價或開盤就出現啟動信號。

隨意看個案例,如3月31日的農業板塊

集合競價選股戰法之:如何在競價初步判斷當天題材線?深度教程(圖解),拾荒網

當天農業大爆發,看板塊個股漲停時間集中度會以為是尾盤爆發,再細看覺得盤中已經爆發,再往前看會發現,原來開盤就有兩隻票集體異動,雖然當時盤面沒有明顯爆發。

換個說法是,早盤農業就已經有金健米業和華資實業異常強勢並且率先漲停,雖然當時農業沒有緊隨跟風,但在隨後開始不斷有助攻票出現,再往後直至全面爆發。

其他還有很多案例,這裡就不逐個解讀瞭,一會放在案例再講。這就是最近常見的題材發酵特征,早盤競價或開盤先有人氣票提前漲停打出標桿,然後資金沿著標桿挖掘跟風補漲,最絝達到全面爆發。

下面以問題形式來說說。

第1個,需要觀察的時間段

文章標題用的是競價,但集合競價給的信號太局限,所以可以放寬到開盤一段,如三十分鐘。這三十分鐘隻是個標準,實際交易過程中當然是越靠前越好,比如9:35,9:40,總之時間越靠前越有優勢。

同樣的,盤中可能有很多題材異動,在這些題材之間誰最能獲得資金關註,當然需要板塊內某些人氣股帶動,而這些人氣股誰的代表性更強,最終多數也是通過漲停時間判定,所以時間越早越好。

第2個,需要觀察哪類個股

由於是準備通過競價和開盤的走勢判斷當天題材線,所以在判斷時需要觀察的個股往往是當時已經具備一定人氣基礎的票,很少才是市場新出來的題材。

在觀察時重點看當時市場的漲停板,盯著他們的走勢他們的晉級,來判斷誰可能會發酵。這類需要觀察的標的,我們可以叫做信號標,或者風向標,總之是板塊標桿。他們的一舉一動,直接影響板塊漲跌。

第3個,信號標和活口區別

之前周六專欄介紹過輪動行情,裡面提高個詞"活口”,之前的活口和現在的風向標很像,但兩者並不完全一致,有必要區分一下。

>>:如何判斷市場進入輪動行情?

>>:輪動行情怎麼做潛伏?

他倆的用處是一樣的,存在的作用是在他們上漲時,資金能迅速反應過來什麼題材在發酵,隨即去挖掘延伸補漲。

但區別是,活口存在的市場往往是前一天板塊很弱,有時甚至隻剩下一隻漲停板,沒有其他助攻票,那這個漲停板就叫活口,如果活口次日上漲,那麼資金很可能重新關註板塊。

活口當天的板塊氛圍是,表現很差,沒有助攻,隻剩一個孤苦伶仃。而板塊的信號標不一樣(假設次日才知道是風向標),在前一天他的板塊可以是沒有跟風票助攻,也可以是有跟風票助攻,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次日上漲。

比如4月9日,RCS當天大爆發,信號標是神州泰嶽,動作是當天競價有40億資金封漲停,神州泰嶽算活口麼,不是,因為4月8日RCS表現也不錯,也有板塊效應,遠沒有到隻剩下龍頭獨自存活的境遇,所以不是活口。

再比如4月16日,當天抖音概念爆發,信號標是省廣集團,當天二進三走的秒板路線,然而抖音概念呢,在15日根本就沒有存在過,活口存在的前提是有板塊特征,而抖音是啟動發酵,說明省廣集團是信號標,不是活口。

第4個,判斷信號標什麼?

重點來瞭。既然信號標能讓資金開始關註題材,當然信號標得有一些超乎尋常的表現,在盤口表現就是三個字,超預期。

不過,超預期這個東西很復雜,超越預期,次日的走勢超乎前一天的預期,這是一個類比過程。

在理解時不必可以理解信息層面的,直接理解盤口上的就行,因為即便是信息層面的超預期,最終也會落實到盤口,此時看盤口就行。

按照正常邏輯即可,比如當天板塊特征不強,正常次日也就混個沖高,結果次日開一字,超過前一天的預期;當天板塊特征不強,次日沒開一字是開盤秒板,同樣也是超預期;當天板塊板塊特征很強,次日直接走加速,這不屬於超預期,這是強者恒強。

弱弱強強,從弱到強是超預期,從強到強不算超預期,從強到更強才算超預期,何為強和更強,這就很模糊瞭,所以最容易理解的是從弱到強,當天非主線的雜毛題材,按道理講次曰不會大漲,而且即使大漲,也不會開盤理解大漲,結果次日龍頭股開盤莫名其妙大漲,這是超預期。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