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利用移動平均線判斷買入和賣出

移動平均線(ma)是以道·瓊斯的“平均成本概念”為理論基礎,采用統計學中"移動平均"的原理,將一段時期內的股票價格平均值連成曲線,用來顯示股價的歷史波動情況,進而反映股價指數未來發展趨勢的技術分析方法。它是道氏理論的形象化表述。

移動平均線(MA)計算方法就是求連續若幹天的收盤價的算術平均。天數就是MA的參數。10日的移動平均線常簡稱為10日線(MA(10)),同理我們有5日線、15日線等概念。

移動平均線的特點
MA的最基本的思想是消除偶然因素的影響,另外還稍微有一點平均成本價格的涵義。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追蹤趨勢。加入能夠表示股價的趨勢方向,並追隨這個趨勢,不輕易放棄。如果從股價的圖表中能夠我出上升或下降趨勢線,那麼,MA的曲線將保持與趨勢線方向一致,能消除中間股價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起伏。原始數據的股價圖表不具備這個保持追蹤趨勢的特性。

(2)滯後性。在股價原有趨勢發生反轉時,由於MA的追蹤趨勢的特性,MA的行動往往過於遲緩,調頭速度落後於大趨勢。這是MA的一個極大的弱點。等MA發出反轉信號時,股價調頭的深度已經很大瞭。

(3)穩定性。由於MA的計算方法就可知道,要比較大地改變MA的數值,無論是向上還是向下,都比較困難,必須是當天的勝價有很大的變動。因為MA的變動不是一天的變動,而是幾天的變動,一天的大變動被幾天一分攤,變動就會變小而顯不出來。這種穩定性有優點,也有缺點,在應用時應多加註意,掌握好分寸。

(4)助漲助跌性。當股價突破瞭加入MA時,無論是向上突破還是向下突破,股價有繼續向突破方面再走一程的願望,這就是MA的助漲助跌性。

(5)支撐線和壓力線的特性。由於MA的上述四個特性。使得它在股價走勢中起支撐線和壓力線的作用。MA的突破,實際上是支撐線和壓力線的被突破,從這個意義上就很容易理解後面將介紹的葛蘭維爾法則。
工具/原料
基本法則:移動平均線從下降逐漸走平且略向上方抬頭,而股價從移動平均線下方向上方突破,為買進信號。   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運行,回檔時未跌破移動平均線後又再度上升時為買進時機。 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運行,回檔時跌破移動平均線,但短期移動平均線繼續呈上升趨勢,此時為買進時機。  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以下運行,突然暴跌,距離移動平均線太遠,極有可能向移動平均線靠近(物極必反,下跌反彈),此時為買進時機。  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運行,連續數日大漲,離移動平均線愈來愈遠,說明近期內購買股票者獲利豐厚,隨時都會產生獲利回吐的賣壓,應暫時賣出持股。   移動平均線從上升逐漸走平,而股價從移動平均線上方向下跌破移動平均線時說明賣壓漸重,應賣出所持股票。   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下方運行,反彈時未突破移動平均線,且移動平均線跌勢減緩,趨於水平後又出現下跌趨勢,此時為賣出時機。  股價反彈後在移動平均線上方徘徊,而移動平均線卻繼續下跌,宜賣出所持股票。
步驟/方法
平均線從下降開始走平,股價從下上穿平均線;股價連續上升遠離平均線,突然下跌,但在平均線附近再度上升;股價跌破平均線,並連續暴跌,遠離平均線。以上三種情況均為買入信號平均線從上升開始走平,股價從上下穿平均線;股價連線下降遠離平均線,突然上升,但在平均線附近再度下降;股價上平均線,並連續暴漲,遠離平均線。以上三種情況均為賣出信號上升行情中,股價由上向下跌破10日移動平均線,表示短線由多翻空,應賣出股票,離場觀望,重新等待機會。 股價繼向下跌破10日移動平均線之後,又順次跌破30日、60日移動平均線,這兩項信號提醒投資者,不久股價將有較深的跌幅,是極佳賣出時機。30日移動平均線是股市的生命線,60日移動平均線更是中期指標,股價跌破此二線就預示著中期下跌行情的開始,如投資者手中的股票尚有利潤應堅決拋掉;如是套牢也應果斷出脫。   多頭市場中,股價跌破10日移動平均線,而30日移動平均線仍於K線圖下方向右上方挺升,表示是多頭市場中的技術性回檔,跌幅不至於太深,應先逢高或在股價跌破10日移動平均線時先行賣出股票,等待機會再行買進。   如股價繼跌破10日移動平均線後又向下跌破30日移動平均線,且30日移動平均線向右下方移動,表示跌幅會較深,應賣出股票離場觀望。 如股價繼向下跌破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後,又向下跌破60日移動平均線,且60日移動平均線也向右下方移動,此時應急速出脫所有股票,再尋更好的良機。若股價依次向下跌破10日、30日、60日移動平均線,且三線略呈平行狀空頭排列,則表示空頭市場來臨,空方已占絕對優勢,短期內跌幅會逐日加深,應賣掉所有股票減少損失,保存實力,以便在更低的價位補進。  在較長時間的盤局時,若10日移動平均線向右下方突破下行,表示空頭力量增強,後市會繼續下跌,是賣出時機。這對“久盤必跌”的上海股市非常適用。股價在10日移動平均線下方附近運行,如果股價與10日移動平均線的距離突然加大時,表示多頭勢力已竭,空頭力量加強,後市會有大幅下跌趨勢,應立即賣出股票。  10日移動平均線與股價糾纏在一起,大幅上升與下跌均不易,此時應觀望,靜觀其變。而當10日移動平均線跳離股價且向右下方移動時,後市跌幅會較深,是賣出時機。當60日移動平均線由上升趨勢轉為平緩或向右下方轉折下行時,便是賣出時機。60日移動平均線的轉點一旦出現,往往預示著後市會有一段中級上升或下跌行情,許多投資者和專傢非常重視60日移動平均線原因就在於此。
註意事項
MA的參數的作用就是加強加入上述幾方面的特性。參數選擇得越大,上述的特性就越大。比如,突破5日線和突破10日線的助漲助漲的力度完全不同,10日線比5日線的力度大,改過來較難。使用MA通常是對不同的參數同時使用,而不是僅用一個。按各人的不同,參數的選擇上有些差別,但都包括長期、中期和短期二類MA。長、中、短是相對的,可以自己確定需要說明的是,每天的股價實際上是1日的MA。股價相對移動平均線實際上是短期MA相對於長期MA。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果隻面對兩個不同參數的MA,則我們可以將相對短期的MA當成股價,將較長期的MA當成MA,這樣,上述法則中股價相對於MA的所有敘述,都可以換成短期相對於長期的MA。換句話說,5日線與10日線的關系,可以看成是股價與10日線的關系。股市中常說的死亡交叉和黃金交叉,實際上就是向上向下突破文撐或壓力的問題。
對葛蘭維爾法則的記憶,隻要掌握瞭支撐和壓力的思想就不難記住。 最後談一下MA的盲點。在盤整階段或趨勢形成後的中途休整階段或局部反彈和回檔,MA極易發出錯誤的信號,這是使用MA最應該註意的。另外,MA隻是作為支撐線和壓力線,站在某線之上,當然有利於上漲,但並不是說就一定會漲,支撐線有被突破的時候。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