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有的朋友半路或者打板吃面瞭,有的朋友當天封板很強,次日卻沒有溢價,這是短線選手必經之路,經歷多瞭也就知道哪些板能打哪些板不能打。
從目前我的認知總結瞭一些細節,但絕對不是百分百試用,更多時候還要結合盤面和情緒。
一、打板要比半路、低吸的確定性更高,所謂打板就是掛漲停板價格買入,有資金主導封板那麼結合板塊和大盤,跟著資金一起掃板,吃面概率較低。這是我最常用的手段,因為低吸、半路需要更大的格局和功底,做過幾次有成功也有失敗,但失敗率相對極高。
二、競價是一字板的標的不要輕易去頂,因為很多時候如果你能頂進去,要不次日補跌,要不當日就吃面瞭。當然配合大盤和板塊,創元科技那種從2板我就開始頂瞭,確定瞭主力進攻方向,超預期的強於其他股,超過3板我就不建議瞭,空間就有限瞭,這也是福臨精工、強生控股、申通地鐵都不建議大傢再去的原因。

三、還有一種減少吃面幾率最好的方式就是第一次封板不去,而是等封板看封單強弱,比如大單50萬手或好幾個億強封,但為瞭洗盤炸一下再回封,這個回封是參與的最最確定的,我一般會排一部分這種大單板,然後準備倉位打回封,因為有的時候資金會用撤單的方式隻讓排板資金進去,沒有炸板。這種操作成功率極高,問題是容易錯過一些質量好、氣質佳的硬板,封住就不炸的那種。
四、至於當日封板強,次日沒溢價的情況太多瞭,現在我還經常經歷,有些非人為因素,比如熊貓金控3板唯一,次日摸板預期都有,但由於晚上公佈要ST連續3跌停,當然第3個跌停就地天板瞭,然後後面又連續大漲,如果沒有這個ST消息,目測也要摸5板瞭。還有就是吉艾科技大盤大跌強勢封板,因為他和創元科技、愛司凱是同一梯隊,又是股轉,選擇瞭參與3封,但次日還是沒有溢價勉強紅盤,從這裡也看到沒有辨識度、沒有接力價值。還是單列一個專題講溢價的問題吧。拾荒網,一個有價值的炒股知識學習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