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詞解釋
釣魚波是指當日股價在盤中拉升過程中出現幾乎垂直式跳水下跌的波動特征。因這一波動特征而形成的即時波形就是我們常說“釣魚波”。釣魚波一般發生在上午交易時間段,估計先揚後抑,均是主力機構在盤中通過持續大單或特大單賣出所引發股價出現攻擊性下跌的結果。

釣魚波與瀑佈波有些類似,但釣魚波在出現前,股價呈長波攻擊性拉高特征,當股價漲至一定高位時,盤中突然跳水,其形態就像釣魚姿態,故此得名。
二、釣魚波的成因
釣魚波形是由主力機構在盤中通過持續大單或特大單賣出所引發股價出現攻擊性下跌的結果。股價跳水下跌前,是主力機構在盤中持續對敲推高股價,形成一波或二波長波攻擊形態。這種長波攻擊性操盤是主力典型的誘多手段。而當股價漲至一定高位時,盤中突然跳水,更是主力機構在盤中瘋狂出貨所導致的結果。
釣魚波一般發生在股價上升趨勢的末端,即當股價完成一輪較大級別的漲幅時,盤中較易出現釣魚波。而經釣魚波打擊的股價,其後續趨勢將會完全逆轉,由上升趨勢轉變為中長期下跌趨勢。
由於釣魚波對中小投資者的信心打擊較大,同時,容易快速破壞股價的技術形態,更容易引發市場監管者的跟蹤監管,因而,這種操盤手法一經漸漸開始遠離主力的視線。

三、釣魚波的內部量價結構與臨盤表現形式
1、波形特征:
A、跳水下跌前,估計出現長波攻擊,單一波形達5-8個百分點以上。
B、拉升的攻擊波呈60°斜角。
C、跳水時,下跌波形長度一般比較長,單一波形跌幅通常超過5個百分點。
D、波形陡峭,波度呈80°近直角。
E、波形十分流暢平滑。
F、波形結構一般在3個波段以內,最常見以2個波段為主。
2、量價結構
A、均價線與股價走勢曲線乖離較大。
B、五檔賣單出現大單或特大單委托現象。
C、盤口即時成交現量會持續密集出現單筆大單或多筆大單。
D、量峰峰值呈縱向和橫向放大特征,量能結果緊湊。
四、釣魚波對應的量峰形態分析
1、開盤時容易出現大單高開成交現象。
2、開盤1小時內的股價拉升過程中,五檔買盤沒有大單和特大單委托現象。
3、拉升時,盤口即時較少出現大單或特大單的成交現象。
4、開盤1小時後,估計開始跳水下跌,五檔賣單出現大單和特大單委托現象。
5、盤口即時成交現量迅速持續出現單筆大單或多筆大單。
6、量峰峰值呈縱向和橫向放大特征,並出現多浪形量峰結構。
7、隨著時間推移,量峰經快速放大後,開始逐步萎縮。
五、釣魚波與主力操盤行為分析
釣魚波較易發生在股價在經過一個較大波段拉升之後。當天早盤開盤後,股價高開高走,直接通過對敲手段展開拉升。拾荒網專註短線漲停板打板技術技巧進階。當拉升至相對高位時,主力通過掛出大單打壓瘋狂出貨。因此,釣魚波是股價波段見頂的重要特征。主力在盤中通過釣魚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展開下跌套牢早盤跟風買進的中小投資者,從而達到階段性出貨的目的。
六、釣魚波與股價趨勢階段的對應關系
1、釣魚波出現在股價拉升階段末期,是主力在盤中瘋狂階段性出貨的結果。
2、釣魚波出現在股價大漲之後的橫盤整理階段,是主力在盤中反復震蕩出貨的結果。
七、釣魚波對當日股價走勢的影響
釣魚波一般較易在上午交易時間段發生,由於其對股價的牽引力和促動力極強,因而對當天股價的走勢影響巨大。通常情況下,當釣魚波形成時,當天均會以帶長上影線的中陰線或大陰K線報收。
八、釣魚波的臨盤操盤機會與風險回避
1、當釣魚波形出現在股價拉升階段的末期,主力在盤中打壓出貨,股價已經見頂。因此,短中線風險極大,宜持幣觀望。
2、當釣魚波形出現在股價盤頭階段中後期,主力通過釣魚波直接跳水打壓出貨,後市仍將繼續大幅下跌,臨盤以觀望為主,短中線風險巨大。
九、看盤提示
1、當日盤中釣魚波出現前,股價拉升中的量峰值是否呈放大特征?
2、當日盤中釣魚波出現時,股價下跌中的量峰值是否呈放大特征?
3、當日釣魚波出現時,股價所處的趨勢位置屬於哪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