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種成熟的盈利模式,在進行股票買入前,都是依據一定的選股原則和具體條件來進行的。但是,由於自身的誤判,以及外界的各種原因,導致最初的買入理由已經不復存在,或是股價的走勢已經嚴重超出自己的可預測范圍,或股價的下跌超出瞭自己的承受能力之外。那麼,就都應該依據適合自己的、恰當的止損條件,在條件達到時,進行必要的止損操作。
在出現以下情況時,從操作策略上來說,不管是否盈利,都應迅速出局。並且,不宜采取放任不管或等下跌到一定程度,再進行補倉的操作策略。
1、突發業績利空公告
在股票短期內漲幅較大,或是本身定位較高,而公司又突發重大利空消息時,投資者就應該盡快出局,以便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
如圖所示,為海普瑞(002399)2010年11月至2011年9月的日線走勢圖。

2011年4月18日海普瑞發佈的2011年1-6月業績預告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下降幅度為:30%~50%,此消息公佈,該股就連續兩個跌停。明智的投資者,手中若是持有該股,一有機會就應盡快出局,因為,對於這種高價股來說,良好的業績和較高的成長性,是支撐其高高在上的股價的基石,這一根本條件若是發生瞭巨變,則股價進入慘烈的暴跌,基本上就是沒有什麼懸念的瞭。
不少投資者可能會認為,海普瑞已經從圖中的最高81.4元,跌至B點的45.9元,跌幅已經達到44%,覺得股票應該跌的差不多瞭,就沒有在利空公佈之後,首次打開跌停的B點處及時止損出局。但是,僅僅5個月之後,股價已經跌到瞭28元左右,比B點時的價位,又縮水瞭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