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上,買賣雙方通過報價來獲得成交的機會。報價時既需要報出價格,也需要報出數量。在個股盤面上就會形成買價最高的前五位和賣價最低的前五位,如下圖所示。我們在報價的時候經常會參考報價單,以輔助我們對多空雙方力量進行判別:股價處於高位時若賣單遠高於買單(在成交量上),則說明賣壓強大,後市暗淡無光;而股價處於低位時,若買單遠高於賣單,則說明買方力量強大,會將股價抬高。
但是,當股價與上面所說的情況不符時,就需要投資者特別註意瞭。這可能是主力資金在進貨和出貨前故意做的盤面,引誘投資者上當。一般來說,主力資金在賣單上掛大單制造出賣壓,投資者連忙賣出,在此過程中,主力資金趁機吸貨。若在買單上掛大單,使人對該股票充滿信心,仿佛有人撐盤,但實際上主力要趁機賣出手中股票。
如圖4-4所示,盤面上的圖形顯示的是實時的買單和賣單的情況。判斷是否為大單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因股而異。我們可以考察該股在過去各階段平均的委托數量,若掛出的單的量明顯高出平均水平,則屬於大單,高出水平越多,越需要密切關註。

圖4-5為葛洲壩(600068)在2011年11月24日的盤面情況。我們看到圖中箭頭所指之處,掛出瞭一個1473手的大單,給人帶來強大的壓力,持股人擔心般價仍然會下跌,可能會就此賣出,而持幣者則可能就此看空,持觀望態度。

市場主力有可能利用這種方法壓制住股價的上漲,當股價被成功打壓時,在低價位處買進該股,股價的走勢到底是如何呢?作為普通投資者,此時不應該懷有“賭一把”的心理,拾荒網,一個有價值的炒股知識網站。而是應該重點關註像這樣的大單是否會消失。如果大單消失,表示買盤頂住瞭壓力那麼股價可看高一線;而如果大單不消失,且價格仍保持下降趨勢,則持幣者還不應買入因為就算此時是主力資金在壓低價格吸貨,價格也會被一直壓制,因此應等到價格開始上升時再買入。
在操作時,我們需要註意以下兩方面:
(1)價格的位置是判斷主力行為的重要因素之判斷是否為主力資金的行為,一定要觀察價格所處的位置。主力資金隻有在相對低位時才會大量進貨,也隻有在相對高位時才會出貨。
(2)靈活運用,適時變化
主力資金是狡猾的狐貍,經常會進行反技術操作。因此對於本節內容不可死記硬背而應理解其中的分析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