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資本市場都是逐利的, 按照短線來講,當有賺錢效應的地方,資金就趨之若鶩,進而形成市場合力,直到當某種賺錢效應出現瞭較大的虧錢時,資金出於避險心理,逐步放棄,市場合力逐漸弱化,直到出現新的一種賺錢效應,以此循環往復……..
而這裡提的賺錢效應含義,有可能是連板高度空間,可能是趨勢股趨勢走強,核按鈕的修復(低吸能賺錢)等等,任何一種賺錢效應打出來後,必然會獲來資金極大追捧,從超短上,連板高度空間的打開後激發的賺錢效應,僅僅是冰山一角,而我今天提出瞭賺錢效應是——形態,為什麼會提形態這種賺錢效應?因為A股市場主要是散戶群體為主,而形態則是最能吸引散戶眼球,俗話說的看圖炒股。
1、二波形態:
以今年7月份初為例:證券板塊帶瞭免稅板塊的個股炒作王府井則是經典代表:
當6.30號王府井為代表首板啟動後二波形態走出瞭主升浪(理解為這種二波形態的賺錢效應好,有溢價)

7.2號隨王府井的走到3連板這天,百聯股份二波首板啟動。

這裡的理解是王府井二波形態在走瞭高度後,百聯股份模仿瞭王府井的二波形態。
隨後7.6號正川股份發出現瞭二波形態。

這裡同樣也是在王府井和百聯股份這次二波形態接近翻倍後,資金意猶未盡,另外一個經典案例,(具體怎麼找到這種個股,首先有形態高位橫盤,且有消息刺激行業個股為主,近期有漲停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