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存在的三大風險:
1、系統性風險。
2、股票圖表信息直接呈現出來的交易時機風險。
3、投資者自我認知偏離的風險。
買股票之前,要先搞明白,主力為什麼要拉升股價:
1、拉高出貨-拉高價位,騰出空間,目的是利於順利出貨。
2、搶籌建倉-緊急搶籌,拉高建倉,目的是降低時間成本。
3、探測盤面-拉高試盤,試探虛實,目的是謀而後定。
4、收籌砸盤-手腳散籌,用於砸盤,目的是打低股價、逼出籌碼,便於廉價大收集。
下面分別講講這四種策略:
1、拉高出貨-拉高價位,騰出空間,目的是利於順利出貨。


如上圖所示,該種方法就是短期快速小碎陽收集籌碼後,會有一波更短暫的調整,然後快速大幅度拉升,完成出貨。

比如上圖這個是最近出現的該種形態,先是小陽線吸籌,調整後,快速拉高出貨。
2、搶籌建倉-緊急搶籌,拉高建倉,目的是降低時間成本。
這個比第一種更佳激進,一般都是放量漲停拉升拿籌碼,然後短暫洗盤後,再次快速拉升。
比如最近漲的比較好的300062中能電氣就是這個走勢,如下圖,大傢可以看看效果。

總結,其實1和2基本差不多,一種是小碎陽建倉,一種是漲停建倉,都是我們平常比較常見的策略。
最佳買入點位是調整結束後,再次拉升的時候,但這個點位往往很難把握,也容易買錯。
等突破橫盤震蕩的高點後,買入,確定性比較高,但盈利幅度會受到影響,而且隻適合第一種,第二種往往二波一開始就是漲停更佳難以把握。
最好是策略1用來做波段,策略2用於打板,在實際操作中,盈利的概率會更高。
昨天我們講瞭,買股票之前,要先搞明白,主力為什麼要拉升股價:
1拉高出貨-拉高價位,騰出空間,目的是利於順利出貨。2搶籌建倉-緊急搶籌,拉高建倉,目的是降低時間成本。3探測盤面-拉高試盤,試探虛實,目的是謀而後定。4收籌砸盤-手腳散籌,用於砸盤,目的是打低股價、逼出籌碼,便於廉價大收集。
前2個策略,今天我繼續看後2個策略:
3、探測盤面-拉高試盤,試探虛實,目的是謀而後定。
書中說,該種方法是主力通過拉高,來試探盤面虛實,如果利於自己就隨後快速拉升,反之就會放棄。試盤一般是以長上影為主,有時候也會是長陽,前者比較好拿捏,後者難以判斷,建議放棄。我的理解,就是在橫盤的過程中,冷不丁的出現一根放量的長上影,那麼基本可以斷定為試盤的行為,隨後一段時間內,股價突破這根長上影的高點,那麼基本可以確定試盤結束,開始要真的拉升瞭其實這個和仙人指路的走勢比較類似,基本是一個意思。

比如上圖這個是2012年300266的走勢,經過一段時間的縮量震蕩後,出現瞭單日快速拉升,隨後沖高回落,經過一段時間的震蕩後,再次放量突破長上影高點,一波上漲來襲。再比如下圖的最近的300549,也是形成瞭,一個短期的該種走勢,隨後漲停突破,連續拉瞭2個漲停板。

4、收籌砸盤-手腳散籌,用於砸盤,目的是打低股價、逼出籌碼,便於廉價大收集。
這種方式一般周期會比較長,收集籌碼砸盤後,會有漫長的陰跌或者橫盤周期,可操作性不強,畢竟買進去,一年不漲,還是很磨人的。
第二章量時空大壓風險 本周主要是講瞭幾種壓力位,俗稱見頂,主要是有這麼三種:明顯頂部壓力、明顯趨勢壓力、巨量下跌缺口壓力。簡單的說,就是出現以下幾種形態,短期見頂的概率高:高位長上影、高位巨量陰線、高位跳空下跌、巨量陽線在弱勢行情下,也是見頂信號,如下圖所示,這個沒什麼技巧,把圖形記下來就好瞭。



作者還講到瞭,在做突破的時候,一定確認突破後再買入,不要一突破就去買,那樣很容易買點高點,拾荒網炒股,專註短線技術技巧進階。如果是假突破,基本就套牢瞭,長時間沒有解套機會,如下圖:

2011年11月份,300014出現瞭放量漲停,意欲突破四個月整理形成的大箱體,次日高開3%,並成功突破新高,讓大傢充滿遐想,隨後快速拉升到6%,眼看就要形成漲停突破的走勢,做突破的技術派紛紛介入,結果拐頭向下,形成瞭一個短期高點,追高買入的,再次被套牢。
這就告訴我們,寧願少賺點錢,也要等他確認突破後再入場,賺錢的概率才會更高。
今天就到這裡,明天繼續第二章的學習,量形態還原主力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