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新股炒股技巧經驗談

  熊市、震蕩市的定性之爭在當下已幾無意義,創小板和主板在股災2.0之後均呈現結構性分化特征並延續,以指數水位評估個股的機會/風險亦會因不合時宜而失去靈驗性,貫穿於實操層面奉行看指數做個股必陷邏輯誤區,高歌猛進的驚掉下巴,弱勢徘徊的苦不堪言。新股發行制度及交易規則導致次新成為特殊一族,若以指數水位之風險分檔去衡量次新的風險與機會,更是不得要領甚至南轅北轍。  上半年的次新,尤其1~3月市場情緒恐慌或低迷之際上市的次新,開板市值定位相對合理或偏低,給瞭二級市場以足夠充裕的騰挪空間。盡管當期次新的上市時間不同,運行節奏差異,但總體仍然呈現明顯的板塊聯動特征,隻是個股漲跌幅度不同而已,確定性相對較高,並容易找到適合短中期重倉參與的品種。  下半年的次新,市場情緒相對穩定,同時受到上半年賺錢效應刺激,次新開板定位普遍偏高,尤其當下甚至難見總市值50億以下的品種,究竟是市場過度聰明瞭還是人心不古,百思不得其姐也不想姐瞭,大多數新股隻能用倒掛的風險收益比去衡量。次新板塊聯動效應越來越弱化是拜齊刷刷的過高估值所賜,或許跌起來更容易聯動,上漲時分化特征更加明顯,幾乎找不到適合重倉參與的品種或應是專於次新的人之共同感受吧。  當下新股開板估值越來越離譜,過高估值已經嚴重透支未來2年甚至更長時期的基本面,顯然已無法用投資維度去考量。辰安科技150億市值,博思軟件100億、中潛股份70億、華舟應急170億、健帆生物300億市值或尚無開板跡象,之後的新股定位恐怕更加高貴!頭戴皇冠的新股專治各種不服!  若想參與這些新貴的階段性投機,隻能以各自的經驗、能力、風險偏好去權衡倉位,這種投機比拼的已經不是能力或隻是運氣瞭。如果市場上適合概率投機的次新品種都倍感難尋,那就真是該放下瞭,讓時間去慰平一切,唯有時間,才能讓人心平氣和。  次新的投機炒作一般呈現兩種路徑:一是維宏的一波流模式,這是罕見的極少數;二是反復N波來回運作,高送轉配合完成主升,這是常見模式。次新從建倉到出貨的投機炒作鏈條的延續時間周期一般很難超過6個月,這是謝幕之前投機者擇機退出需要考慮的時限。  次新投機分為幾種:  1,反復短線在N個次新品種之間來回穿梭,謀取短線交易利潤,積少成多;  2,新股開板就直接介入參與第一波,考驗直覺、判斷力及風控;  3,待強勢次新第一波走完,回調到位分步吸納完成倉位佈局,中線持有數月待機出局;  4,優選數隻次新搞中線組合,明確主力倉位品種及輔助倉位品種,合理分配資金,依靠主力倉位提升凈值,輔助倉位分散風險,攻守兼備;  5,在方式4的基礎上變通,輔以一定倉位的高拋低吸,這主要根據市場變化結合所持個股的運行節奏及估值靈活應對以部分滾動,考驗個人能力並運氣成分。投機,隻需要選取最適合自己且能謀取大利的方式即可。  有人說,新股都是籌碼博弈,不用看估值。對這樣的觀點真心不敢茍同,或許因為敬畏市場也敬畏次新吧。次新的高舉高打有點像舉重運動,超負荷越過極限會讓人重傷甚至吐血。死亡才是一切智慧的開端,多體驗生死輪回才能通透股票投機的本質,否則,永遠不會長記性。  投機,不是總為心儀的股票去撲火,淪為苦逼的飛蛾;投機,也不是總為情緒的沖動去釀惡果,直到傷痕累累才割舍。瘋狂狀態的次新,是一副副麻痹神經剛剛好的迷藥;悲情狀態的次新,更像一朵朵含羞待放的迎春花,均沾雨露就會綻放。  「拾荒 網|10Huang.CN」精誠收集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