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如何看待“內盤與外盤”

對看盤有興趣的投資朋友一般都會註意到行情顯示軟件上“內盤”和“外盤”這兩個指標,並認為外盤大於內盤是強勢,反之是弱勢,但實際上並沒有這麼簡單。內盤和外盤這兩個統計指標是由軟件自己計算的,並不是交易所計算後傳出來的。當軟件收到一筆新數據時就會將成交價與上一次顯示的買和賣進行比較,如果成交價小於或等於買,那麼相應的成交量就被加到內盤指標上去,如果大於或等於賣,那麼對應的成交量就被加到外盤指標上去。如果在兩者之間則內外盤各分一半,這樣內盤加上外盤就等於總的成交量。由於各個通訊站點接受訊號有差異,所以不同的軟件所計算出來的內盤和外盤是不一樣的。根據計算方法我們似乎應該相信,內盤大股價要跌而外盤大則股價要漲。不過這樣理解還是比較片面,對於一個成交量較小的小盤股來說下面的案例很能說明問題。假設:當天大盤跌幅超過一個百分點。假設:當天股價上漲超過一個百分點。假設:內盤明顯大於外盤。滿足這些假設的場景經常會在盤中出現。由於內盤明顯大於外盤,所以我們往往會以為主動性拋盤很多,股價將下跌。很多情況下確實是這樣,但我們還是應該再仔細觀察一下掛單的變化情況,這是我們看盤的重點。由於盤小量小,所以掛單的價差比較大。值得關註的是盡管內盤在不斷增加但股價卻並沒有明顯下跌,我們必須對此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比如某股現在買和賣的價位是10.46元和10.50元。有拋盤陸續砸出,買變成10.43元而賣沒有變,這些拋盤自然被計入內盤中。接著有一筆較大的買單掛在10.44元,買變為10.44元。接著又是幾筆拋盤砸出,買成為10.43元,這些量自然繼續被加到內盤上。後來再出現一筆大買單掛在10.45元上面,買和賣恢復為10.45元和10.50元。以上的掛單變化在當天的交易中經常出現,它已經給出瞭合理的解釋,那就是有大單在吸納隨大盤下跌而拋出來的散單,而且是以相對較高的價格。所以本案例的結論正好相反,股價很有可能在最近上漲,盡管內盤明顯大於外盤。對於成交量較小的小盤股來說隻要滿足以上三個假設,那麼大單吸籌的結論可以成立,不過據此還不能斷定是否立刻上漲。如果我們把上面的三個假設全部顛倒過來則結論正好相反[ 拾 荒 網 10Huang.CN ] 你的炒股專傢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