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衛東1992年從四川的學校畢業後,在老傢貴州糧油公司工作瞭很長一段時間。1999年時做出選擇來到瞭魔都上海,開始獨立經營大宗農產品黃豆、油菜籽、大麥等一些貿易工作;也是因為長期與這些農產品打交道的原因,使葛衛東足足攢瞭近10年的現貨經驗。

十年磨一劍
2000年時,葛衛東手裡有一些這幾年工作攢的錢,於是開始放開膽子進行農產品商品的期貨投資。在當時,中國的期貨市場正還處於野蠻生長時機期,潛力雖高但隱藏的風險更高,不知多少人折倒在這片裡出不去,能成功上岸的人都狠狠撈上瞭一大筆,最終非富即貴。
葛衛東憑借著多年的與農產品打交道的經驗,膽量自然大於一般人,眼識也算長遠未貪短財。當年,常規收益差的年份收益率在50%-60%,但收益好的年份收益率甚至會升到3-4倍。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全球股民都被殃及,而他的財富卻一路飆升,迅速膨脹到幾十億。
中國民間第一“銅王”,華爾街為之顫抖
葛衛東之所以後來被大眾們津津樂道,甚至一度奉為傳奇,最離不開他後來在“銅”上最卓越的運作。當時在國際期貨市場銅、鈷等各類金屬價格的炒作上,時常能看到他的身影。2014年初時,國際銅價遭遇大幅下跌,連續三日有史以來最大跌幅。而當時外媒都稱,國際銅價的下跌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國的基金是將大量資金押註銅價下跌。
而葛衛東就是其中的主要推手,簡稱投資界“幕後黑手”。此外,在同年的3月初,市場都傳聞說葛衛東開始斥資大肆囤積鈷,囤瞭將近一萬噸,而金屬鈷的價格在這一年中漲幅超過瞭125%!簡直是以萬倍計算的收益。
他在國際期貨市場中翻天倒海,不斷引起品種的價格風暴,因此他也不斷屢屢受罰,被國外媒體貼上“不講規則”、“華爾街東條英機”等標簽斥責。自打2008年起,美國為瞭限制商品期貨市場的過度投機行為,就對葛衛東這類投資人士進行限制。2012年時,葛衛東因違反這類的限制,被處以償還所賺的100萬美元並額外賠償50萬美元罰款。這個人,以一己之力撼動瞭整個華爾街。
創立公司,開設私募
葛衛東在金融市場經歷風風雨雨後,終於看到私募基金的光明前景。於是在2005年時,成立瞭自己的投資公司,命名為“混沌投資”;也許是寓意著想在這片初始而混沌的市場中尋求自己的一份財富光明。後來他在2007年投資瞭王歆的道然投資管理公司,並改名為上海混沌道然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從此,葛衛東找到瞭志同道合的合夥人,具有天賦的兩人在私募基金的發展路上獲得瞭優秀的收益。
從期貨投資再到股市再到私募,葛衛東的作為一次次讓業內的大眾震驚。2014年時,他更是直接豪氣斥資5億收購瞭鴻海期貨公司97%的股權,一時間震驚瞭業界。而這次收購也是由他的私募投資團隊親筆操刀,成為瞭首個國內大型私募控股期貨公司的首個案例。
“賭”著賺錢,變成“躺”著賺錢
葛衛東的經歷被奉為“投資界的傳奇”後,有感於金融市場的感慨,開始轉變他的投資方式,不再靠概率與膽量去博弈,而是越發地尋求穩妥保險。2014年前夕,他決定以低價大肆抄底平安銀行,直接斥資瞭22億元以持股3%,成為平安銀行的第三大股東,當上瞭唯一的自然人股東,在隨後的國內經濟迅速發展時,平安銀行的股價迅速上漲100%以上,葛衛東直接“躺著”又大賺瞭20億。
2017年時,入行瞭整整17年的葛衛東以近200億的身傢, 榮登上胡潤財富榜兩百名,成為國內期貨投資圈進入富豪榜的第一人。
“銅王”收山,風采依舊
身傢幾百億一輩子都花不完的葛衛東,最近也開始謹慎起來,不僅主動降低自己在期貨市場的杠桿選擇控制風險,一舉摒棄之前的豪賭風格。同時竟也開始快意人生起來,購買瞭價值半個億的豪華遊艇,長期出現在三亞的度假旅程中。開始熱衷於太極文化的瞭解,和馬雲有異曲同工的風格神似。
從一個底層的投資者開始崛起,成為管理百億資產的私募大亨,再到收購期貨公司、成為銀行大股東,葛衛東成功實現瞭自身的成長史。這些成功除瞭運氣與天賦外,更離不開對夢想始終如一的堅持和追尋。
期貨大佬葛衛東從未被公開的投資感悟:上帝欲其滅亡,必使其先瘋狂!
1、上帝欲其滅亡,必使其先瘋狂!我希望我現在不是瘋狂的,或是我已瘋狂而不自知的時候,有朋友能提醒我一聲!難道我也是想的一套做的卻是另一套?這是我目前最應該深思的一個問題!難道年紀大瞭,喜歡靜靜坐著,什麼不想!什麼都不做!也覺得蠻舒服,一點無聊的感覺都沒有!行情在我生活中已經不是第一位的瞭!不過這種狀況更有利於我的交易,萬物都是辯證的!
2、男人實現自我價值的方式,最終還是事業!也許你會迷茫,你會覺得累,你會覺得越成功越孤單,你會思考值不值的問題,你會覺得失去動力瞭!但當你真的決定放棄時,你會心裡空嘮嘮的,你會無所適從。你需要的也許是調整你的生活方式,讓目標更單一,生活更簡單,找回瞭交易的感覺,人要不停適應市場的變化和規模的增長!戰勝自己就能戰勝市場,對於我的總資產來說,我已經保持連勝十幾年的紀錄,我知道這個紀錄每增加一年都是很困難的,要和自己鬥,和市場鬥,保持永遠的對市場的敬畏之心,才是能戰勝自己,進而戰勝市場的基礎!越強大的事物,越是難以用語言進行描述!
3、想起一位生病朋友的話:人最終歸於詩酒田園!那理想是什麼?金錢是什麼?權利是什麼?人生追求又是什麼?!人的心境不過是環境,經歷,身價的綜合產物!人生如夢!什麼理想主義都是虛幻的!這個世界人隻要誠實,懂得基本的道義,規范,做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世界就可以變得相對美好。我們時常想的是一回事,做的又是另外一回事,因此大部份的人都受制於內心的沖突矛盾。若能想做某事的欲望,心中就不會有沖突,然後就能全神貫註於眼前的真相,並且去瞭解這個真相。"這不是教我們怎麼做到知行合一嗎?
4、表達一個我個人的觀點,不一定正確,隻是個人看法:如果政府態度不變,一輪牛市走完,必須消滅十倍市盈率以下的股票,這是我衡量牛市是否結束的一個指標。
5、一個大牌對沖基金合夥人,給手下傳閱的一封信,引起瞭我的共鳴,摘錄一段分享給大傢:“他們的判斷仍是基於事實和數據這兩個基本維度,而他們參與的這場遊戲,卻是在情緒的第三維和夢想的第四維上展開的”。這確實是我做期貨那麼多年的感悟,隻是我沒有想到怎麼表達,今天終於看到瞭。
6、我們這種人的職業慣就是用理性的思維去破除感性的迷障,所以什麼都要搞明白,什麼都要想透徹,所以,很多事就覺得沒意思,生活往往就是變得累累累!往往人們也覺得交易員無趣,我們也覺得知音難覓!成功以生命為代價,我的意思是這個行業需要全身心投入,太虐心瞭!和頭寸和盈虧無關。
7、為瞭糾正一個錯誤投資而做的保護頭寸,當平掉當初的錯誤頭寸,卻留下保護頭寸,現在變成個更大的錯誤!所謂一碼歸一碼,拎不清爽是要吃大虧的!不過,我也不得不承認,我無法克服太順帶來的麻木感!
8、嚴重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建倉下指令都是不計成本,堅決果斷,單個指令單量巨大!而我平倉時為什麼是錙銖必較,猶猶豫豫,單個指令的量往往是建倉指令的十分之一甚至幾十分之一呢?!從效果上看,我建倉無論成功率和點位都遠遠好於平倉!這是為啥?!因為歸零心態?因為性格弱點?還是因為貪欲?
9、做我們這行的有強迫癥,如果有疑問,有想不清楚的問題就會一直想,一直想!這在工作中也許是好事,能提高你的勝算,但是,這種人煩惱也太多!心思縝密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10、理想主義和完美主義者註定逃不過失望和沮喪!應該學會隨遇而安!生活有很多方式,一是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創造一個紀錄,象巴菲特一樣;一種是嘗試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去嘗試各種刺激的事情,象王石一樣;還有一種就是純粹過一種完全享樂的生活,遊盡天下美景,吃遍天下美食,象普通大眾期望的生活一樣!你選擇那種方式呢?!隻要處於認真工作狀態,賺錢就是常態!
11、萊佈尼茨說過,教育可以在百年間改變民族,特來士說不適合的教育也可以在最短時間,破壞一個民族!到我公司來看看也許有點失望(混沌投資),看不到國外同行的光鮮,沒有標準化的培訓過程…!對此,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是聰明人,應該自己去研究發現我們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公司不是都是靠業績說話的嗎!這個問題沒搞清,說明你也沒啥洞察力!
葛衛東:目標定下來,就要去除一切雜念
什麼是混沌理論呢?就是結果的不可預見性和過程的可推導性。如果把混沌理論運用於市場,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市場永遠按照阻力最小的路徑來運行。其次,各種因素導入市場的方式和時間不動,起的作用不同,產生的結果也是千變萬化的。
即使很小的因素,也可能在系統內和其他因素相互作用後形成巨大的、不可預料的結果。市場常無情,而人總試圖在這變幻莫測中找尋規律,於是,良莠不齊的理論和總結蜂擁不斷。而“混沌”投資的精髓在於承認市場的隨機性和不可測性,能夠有強烈的風險意識在投資中必不可少。混沌理論教育我們永遠不要高估自己,永遠對市場要有敬畏之心。
在承認市場的前提上,捕捉大勢,回避細節風險。
做交易有三個原則:
第一,是不是能通過冒1元錢的風險賺3元錢;
第二,基本面分析是不是支持你投資的方向;
第三,技術面是不是也支持你投資的方向,基本面能不能和技術面形成同步共振。
做期貨最大的一個忌諱就是恐慌心理。特別是做期貨,第一是順勢,第二是用心靈來感受阻力最小的方向。如果雜念太多的話,就感受不到哪個方向是阻力最小的瞭。做期貨的投資者一般都非常重視風險控制,散戶為什麼賠錢,他認為主要還是不能克服貪婪和恐懼這兩大人性的弱點,投資的關鍵是要事先明確目標,要按照之前的策略來做。
這個特殊的行業要求從業者對風險具備高度的敏感,既不能莽撞地隨大流,又不能猶猶豫豫,錯失良機。不僅如此,對市場、對自己的分析也必不可少。
葛衛東坦言,自己也是“摸著石頭過河”,邊做邊總結,最終找出瞭一條適合自己的生財之路。而在這些之外,他稱自己最大的優勢是“懂得調整情緒”.拾荒網,一個有價值的炒股知識網站。
做投資是分幾個階段的:剛開始是學,進而努力生存,之後便能隨心所欲,而最高的境界則是練出一種‘本能反應’——不需要看任何的指標或數據就能做出精確的判斷。
十多年的經驗積累給瞭他一種淡然的心態,不主動出擊,而是像靜臥的老屋一樣,時刻以最佳狀態去等待和迎接機會的來臨。
投資策略:基本面研究是公司投資的基礎;波段操作把握“順勢”原則,盡量不參與和大勢相反的短期波段;多角度把握對沖原則,減小整體系統風險。
投資理念:穩定持續獲利才是成功的標準;穩健是投資的第一原則,風控先於投資。
期貨主要是基於對經濟形勢和趨勢的判斷,掙的是波段的錢;或是一些套利品種的錢(比如國內外價差不合理或者商品結構的不合理);而股票賺的是選股和對大勢判斷的錢。
投資的真諦是不要賠錢。掙錢是不難的,難的是二三十年可以長時間不賠錢,才知道風險和收益要怎樣去平衡。
不符合交易標準的交易過濾掉,成功率提高,風險隨著交易量減少而減少,止損也做得更堅決。
以前是主動尋找交易機會,而現在是靜等機會來臨。以前看國外的投資報告都是為瞭找機會,現在看就是為瞭看,重大機會到來的時候自己會感悟到。錯的時候也會有,每個人都會錯,隻要把虧損的總額控制住,就把風險控制住瞭,不要激動,過瞭就過瞭。
要保持平常心,越大的機會越容易看到,越大的風險你也越容易規避。隻要你保持平常心,不要人雲亦雲。
期貨大佬葛衛東的29條至深感悟1、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的,內向的人才會更容易有更深刻的思考,而且做投資的人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應酬,不需要別人的褒獎,更不需要別人的批評,需要的隻是大量的時間面對自己的內心。
所以,有時候不是我們高傲,是職業要求我們必須這樣。
2、他們的判斷仍是基於事實和數據這兩個基本維度,而他們參與的這場遊戲,卻是在情緒的第三維和夢想的第四維上展開的。
3、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像是在路上。經過一段狂奔以後,你需要減慢速度,甚至停下來看看,歇歇,想想下一段路怎麼走。人生的路怎麼走不僅需要思考,更需要平衡,平衡是為瞭把人的有限的精力合理的分配達到效力最大化,這是厚積薄發,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功。
4、研究是要講方法的,有的人研究行情太努力,反而變成一葉障目,隻見樹木,不見森林,太專註細節會把自己弄暈。有的人對基本面的研究又太不重視,根本不知道博弈的標的的情況和變化,又會太遲鈍,搞不清楚市場的大方向。最佳的是要成竹在胸,既有大貌,又明白現在的或潛在的主要矛盾,仔細體會市場對每個因數的評估到位情況,是否有偏差。所以,既要努力研究,又要和市場保持恰當的距離就變成瞭一種藝術。
5、必須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騰出時間;必須知道有所放棄,才能提高效率。騰出時間來做有決定性意義的事,這是我目前該修行的功課。
6、情緒,性格偏好和理性是一對死敵。我認為有四種情況:自己被情緒、性格偏好所左右而不知自己非理性;知道自己非理性,但不知道那些決定是理性的,那些決定是被情緒和性格偏好所左右的的非理性;還有一種是知道自己情緒和性格偏好影響瞭自己的決定,但是仍舊欲罷不能的;最後一種就是完全理性。
7、王陽明說格物致知。也就是對一個事情要不停的分析,抽絲剝繭,透過現象發現事物的本質,不會被假象蒙蔽你的雙眼。這會讓你很成功,也會讓你很無趣。
8、我的太極老師說的,人隻有自己處於靜的狀態,才有可能在推手中第一時間感受到對手的力道和意圖。我當時的感受是隻有清空自己,才能最大限度和最快的接收信息,作出正確的判斷和應對。期貨也莫不如此。
9、做期貨要保持適當的壓力。壓力太大,影響判斷;壓力太小,會不夠敏感!真是難啊,所以說要先戰勝自己,才能戰勝市場。
10、刻意也是大敵。刻意說明不夠空,還有執著心,也是感應市場的障礙。所以說魔障無處不在!難啊,悟道,修行真的處處是陷阱!
11、人在很累,精力耗盡的時候就很容易出錯。所以,在市場中要勞逸結合,保持適當的緊張度。做期貨為什麼賺不到錢,是因為人類思維有很多陷進,大多數人都不能鑒別這種陷進,而情緒的波動讓你增加掉進陷進的概率。
12、對市場有兩種態度,一是預測,二是傾聽,這兩種模式是相互幹擾的。以我的觀點,傾聽比預測更重要,更靠譜。可市場上的人都太過分看重預測的可靠性,為什麼呢?其實是很多事後進行假分析看似靠譜蒙蔽瞭大傢的眼睛,其實危機真的來臨時,有幾個人能預測到?即使有,也絕對不是專傢。傾聽很重要,也很可靠。
13、傾聽的人能在第一時間感受到市場方向的加強和轉折的發生。如果你慣做預測者,那你已經失去瞭開放的心靈,失去瞭你的聽力。所以,原諒我從來不願意發表市場觀點,因為我想要一顆開放的心靈,擁有良好的聽力。
14、傾聽的能力培養其實是很困難的。首先需要擁有開放的心靈,清空思想的水杯,但期貨本來就伴隨貪婪和恐懼,所以清空很難。二是要對所交易的對象很瞭解,必須有成竹在胸,必須有很深的技術功底,對市場心態和人氣有充分的瞭解,三種方面相互對照、分析、感應,你才能知道什麼是強弱和市場阻力最小的方向。
15、影響價格的因素很多,即使你能完全瞭解市場上的利多和利空因素,但它們導入價格體系的時間和方式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這也是確定結果無法確定預測的原因之一,所以最佳的方法一是承認認知的局限性,二是又要確認單個因果關系的存在,然後品味市場的強弱,傾聽市場的聲音。不斷修正剩下的可能……
16、我說的不要預測不是說不要分析判斷,做投資分析判斷是必須的。但我們在此過程中必須明白,我們的結論最多隻是一種可能性,確定的結果是不存在的,否則你的勝算就是百分之百瞭,這顯然是不現實的。市場這個系統是混沌的,人的認知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們分析判斷的結果隻是若幹的可能性而已。
17、做人要能放能收,要耐得住寂寞,享受得瞭繁華。要忍受得瞭艱辛,也要適應養尊處優。生活有高潮低谷,唯有處變不驚才是正道。你才是個優秀的男人。
18、終於明白陽明心學的"致良知"是個什麼意思瞭。原來良好的心態對悟道那麼重要,做交易何嘗不是,所有因素中,這是排第一位的。
19、交易最怕矯枉過正,從一個極端到另外一個極端。可是評估是否矯枉過正本來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必須在心態平和的前提下,捫心自問才有可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20、關於卡住的問題:做期貨這麼多年,以前苦學知識和操盤的經驗逐漸形成有效的直覺,後面依賴這種直覺逐漸變成思想上的懶惰,不再苦學和勤於思考,不再努力追究事情後面的推手,慢慢的就有瞭自己被卡住的感覺,思想和直覺也在退步。努力學就變得很必要,不僅能讓你獲得思考的快感,也能愉悅的給身心充電。
21、我要想交易水平再上一個臺階,必須審視自己的內心,體會到造成建倉和平倉差異的原因。否則,瓶頸無法突破,交易水平也許會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22、信仰會阻礙真實的理解,所以,不要讓你的觀點變成一種信仰。
23、正確的思想必須奠基在自我瞭解之上,若是不瞭解自己,你的思想不可能有基礎;缺少瞭自我認識,思想不可能正確。
24、投資十幾年,也取得一點小成績,問我自己什麼最難?一是認識自己,二是做到知行合一。
25、不要想變成什麼或是想抓住某個經驗。這是叫你擁有開放的心靈,你內心東西越少,越能容得下更多的東西,才能擁有更強大的洞察力。
26、聽得懂市場,你就可以和市場合二為一。費力的去聽,其實是帶著欲望去聽,這是不好的,但是人非聖賢,怎麼可能完全擯棄內心的比較貪婪,欲望等比較之心呢。對於修行,“若是能一邊聆聽,一邊覺知內心的沖突和矛盾,而不形成特定的思想模式,那麼內在的擾動或許能止息下來。”
27、不懂行為經濟學的是做不好期貨的!
28、真正的智慧不是學來的,而是悟出來,而絕對智慧是在無我的絕對狀態下自然而然出現的。
29、最大的幸福就是清空自己的大腦,有句話怎麼說來著的:勘破,放下,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