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傢都知道,主力洗盤時不會跌破重要均線,但如果我是主力,洗盤為什麼不讓股價有效跌破重要均線呢,比如20日線、30日線,這樣不是能把更多散戶嚇出去嗎?
另外,洗盤時跌破5日均線和跌破10日均線分別有什麼意義?是因為均線是很多散戶的止損線,破5日均線是洗短線散戶,破10日均線是洗中線散戶。
下面,帶著這兩個問題,老楚一個一個的為你們解答。
分條解釋為什麼主力不是這麼做的。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不跌破均線?
首先,我們都知道,莊傢將股價推漲到一定價格就不再繼續往上做瞭,這是因為成本高。 同樣的,“洗盤”跌破15塊再往下砸,也是要成本的。錢是錢,籌碼也是錢(它包含瞭你收集籌碼的時間成本和未來上漲的機會成本)。
我們假設,有很多人看好這傢公司未來會漲(任何理由),大傢手裡都攥著錢虎視眈眈想拿到頭寸。但是為什麼隻有一個主力呢?因為他先人一步收集瞭足夠多的廉價籌碼,並不是因為他更加有錢。籌碼在他手上,而我們沒有,所以我們沒機會進場去做這支股票的主力。因為如果我們想要吃進籌碼,那必然伴隨著股價的升高。
我們的成本是20,原主力的成本是15,如果不是極度看好這隻個股,未來會很吃虧。如果有一天這個傻子(主力),居然扔瞭他一半的籌碼出來,隻是為瞭洗盤,那我們全要瞭,他扔多少我們就接多少。你說,主力會為瞭多洗掉幾個散戶而故意去砸盤嗎(除非他違法多賬號坐莊,左倒右)他的對手盤可多瞭去瞭。
主力膽很小的,萬一他把散戶們全嚇跑瞭怎麼辦?散戶跑瞭然後主力接盤,他們手上的籌碼會不會太多瞭,怎麼出?萬一跑掉的散戶換來的是一個超強的對手盤怎麼辦?一定程度的散戶數量提供的流動性對於這個股票健康上漲和主力未來出貨都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
隨著這兩年監管的加強和遊資的興起,現在A股市場的全控盤的坐莊行為沒有瞭,同時在主流價值型個股中幾乎沒有主力能夠強力控盤一傢獨大瞭。現在的均線支撐幾乎都是縮量的,比較符合行為學的定義。
下跌——看好股票惜售——縮量均線反彈。具體到做交易上,均線系統可能會更復雜一點。你要知道你想買的這個股票到底是否足夠受關註,會有新的人進場使它到達前高或者是突破前高的可能性;前高空間和股票質地關系到瞭參與這個阻力位的價值。
這就很主觀瞭,每個人可以有自己的系統。從認知角度來說,如果要用均線系統做交易,均線附近的縮量、小振幅滯跌信號會比較好放止損一點。主要問題在,既然是縮量,在目標價位可以買入的股票額度就很少。
大盤點位為什麼那麼好判斷?因為它是無數個主力的博弈匯總,它體現瞭市場上大多數主力的想法。順帶說一句,反大盤個股的主力,要麼極厲害,要麼極蠢。一個不是很厲害的主力,偏偏還不跟著大盤去做,那他怎麼盈利……再說瞭,順著大盤做拉升成本也低得多。
說到大盤,突然想到另一個件事:極其反對將大盤指數的均線作為整體倉位的主要擇時工具;僅適合已有想買的股票瞭,看看大盤和均線的位置,做個主觀的參考。
人在最關鍵的時候,傾向於用自己最擅長的東西。如第一點所說,現在並沒有傳統意義上的莊傢瞭。而現在那些繼承瞭坐莊手段的人,他們大都會說,從這個圖形看,他知道莊傢在裡面。
其實,更加傾向於,現在的“坐莊圖形”是這些老一輩繼承者的自我實現。市場是由人組成的,如果手上握著錢的人,他們的做單邏輯還是沒有改變,那仍舊可以參考。當然,不建議任何人再去學所謂的“坐莊”,主觀地認為,現在是“坐莊時代”的末期瞭。
第二個問題,“跌破有什麼意義?”
答案是:沒有意義。 前面有說,不同的均線在不同時代的意義是不同的。不是5日均線和10日均線一定就是最有用的均線。3日、4日、6日、12日、18日,分別會出現在不同時期的不同分時圖裡。
如果用數學的角度來說,不同的均線隻是在不同時期下最優的一個模型。舉例說明,一輪暴跌後,散戶都受傷回傢瞭;一輪上漲後,散戶都搶著入場。這兩個時期裡的市場構成是不一樣的,他們所奉行的均線系統和交易方法也是不一樣的;還是要強調核心邏輯,市場是人組成的,它並不是客觀的真理,並且市場規則也可以被人為改變。
現在還是認為,每個時間段會有一條有用的均線。至於時間段是多長、是否真的可以構建出一個基於均線的系統,大傢可以自己嘗試。
在過往的經驗裡,做極強勢股用5和10日均線就夠瞭,刪除其它的。拾荒網炒股,專註短線技術技巧進階。做中線有條件可以去自己擬合一下,大致的思路是,給進20、30、60日均線,讓計算機給出歷史各段行情中最好用的均線(或者你自己的經驗);然後主觀預測未來幾個月的行情,並使用和未來行情適應的這條均線。
具體執行上,如果一條均線在當下每個個股都好用的時候,突然有一個股票跌破瞭,那就立即止損(如果你用的開倉或止損規則均線系統)。因為你的核心邏輯是,均線處會有反彈,而它已經違反瞭你的核心邏輯瞭。如果你不打算改變邏輯本身,那麼就執行它。如果你的系統真的好用,並且沒有執行,那麼等待你的就是一輪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