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路不走——試談如何在金融市場裡做到長期穩定盈利

見路不走此語出自豆豆小說《天幕紅塵》,沒有印象?那再提一下《遙遠的救市主》、丁元英。

見路不走,作為一個新名詞被提出後,作者就賦予瞭它全新的引申義。其哲學深度在於“路”這個字。既然是路,一定是有人成功過的、走過的,才能叫做路。這個路的哲學含義是模式、經驗。照抄照搬別人的模式、經驗,即“見路”。見路不走,即是不可完全照搬別人的經驗。

小說裡提到見路非路,即見因果。見相非相,即見如來。 詞是比較繞,但是一個道理不經過這些抽象詞的“繞”,不經過學者的深入思索,它就來得太容易。而來得太容易的道理好像就沒有力量瞭。

這裡說說金融市場的路, 論壇上每過幾年就會出現若幹個股神,經過復利達到瞭幾百倍上千倍,資金上億。首先要明確一點:這些能看到的例子,是屬於市場中的特例,是以數量巨大的股民為基數,最終因運氣而幸存的極少數人。既然是特例,那麼就沒有研究價值。或者換個說法,要研究金融市場的路,首先就要先去掉特例。因為他們的路是低概率的路,如果關註瞭他們的路,就相當於在認知上走瞭歧路。

大眾總是在關註頭部、關註第一,就像那個著名的現象,基本上人們都知道世界最高峰,但幾乎沒人知道第二高峰。人性決定瞭這樣的現象,表現在現實世界就是很多短線炒股的人都有一年十倍的幻想。因為隻有一年十倍,才有可能幾年復利千倍。就這樣,不知不覺陷入瞭人性的陷阱。為什麼說是陷阱呢?其實很簡單的,假設同樣條件的兩個人群, 人群A隻想著一年一倍,人群B都想著一年十倍。那麼一年下來結果是很明顯的,人群B因為需要不斷的尋找機會出手,而一年裡的機會其實是沒有那麼多的,所以最終結果人群B的總體表現會遠遠差於人群A,且人群B裡的人多半會加錢進帳戶,虧損失控現象會很嚴重。

所以這裡的結論是:金融市場的路首先預期要合理。過高的預期就是不尊重事實、違背客觀規律,這樣的因必然導致不好的結果。

下面還是由實例出發,說一說風險。見路不走,就是要實事求是,尊重因果規律。論壇上有很多貸款炒股的人,包括曾經的我,這部分人就是自己YY放大瞭個人能力、忽略瞭市場風險。各位看客,如果現在還是貸款炒股的,我說句不好聽的,你們的失敗是種必然。是由因果規律決定的,即使你一時之間贏瞭,最終結果還是輸的。我百分之一千的肯定! 金融市場的風控從來是隻是場內的控制,在你還沒有入場之前就已經開始瞭風控,自己總資產多少、現金流多少,在充分考慮後合理安排入市資金,你才能贏在起點。對於沒有多少資金的散戶來說,如果你資產狀況決定瞭你隻能入市一萬,那麼你隻入一萬,比起那些還要貸款5萬10萬進來的人,你已經贏在瞭起點。

上面說瞭要預期合理及風險控制,接下來說全面認知。當然這裡說全面也是相對的,人是不可能真正面面俱到的。你對市場的認知程度,決定瞭你的收益高低。從實踐中看的話,我還是相信那句話:股市無神。正因為無神,所以才有瞭機會。沒有人可以出手必中,但是加強學和認知可提高贏的概率。這裡認知除瞭指市場,還包括市場的參與主體,這裡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一個系統,所以短期不會有100%確定的事,而把市場不確定性當作一個因素去接受和適應,每每做出與之相對應的調整,最終贏利就會變成100%確定的事。

見路不走,就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入市資金,合理預期,隻賺自己認知隻內的錢。道理說到後面好像是極簡單的,但是實施起來還是隻有極少數人能做到,也許就也是一種自然規律!拾荒網炒股,專註短線技術技巧進階。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