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開盤交易
進入倒計時
新的市場
新的情況
新的規則
如何確保科創板平穩運行
投資者如何正確對待
科創板推出初期的波動
清華大學國傢金融研究院副院長 王嫻
接受央視財經頻道交易時間
獨傢采訪
回答如何理性看待科創板

科創板新股上市後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在上市5個交易日之後,實行20%的漲跌幅限制,這樣的制度設計出於什麼樣的考慮?
上海證券交易所市場監察二部負責人 曾剛 :
目前A股漲跌幅限制存在三大問題,一是漲跌停的時候帶來磁吸效應;二是極端情況下造成市場流動性缺失;三是定價效率低下。為瞭讓市場充分博弈,盡快達到均衡價格,上交所在新股上市初期放開瞭漲跌幅限制。

科創板之所以設定為前五日不設漲跌幅限制,主要是參考國際成熟市場的情況,一般新股上市五日後價格波動較為平穩。而且,考慮到新股首日充分博弈的情況下,後四日的運行情況可為下一步改革提供參考。
科創板在上市五個交易日之後將漲跌幅限制放寬至20%,主要是為瞭減少交易阻力,提升市場定價效率。按歷史數據測算,20%的漲跌幅相比現行的A股10%的漲跌幅限制,可以減少約80%的漲跌停現象。

清華大學國傢金融研究院副院長 王嫻:
新股上市的前期,是從“局部均衡”向“一般均衡價格”過程中,由於投資者對這個價格的認識還存在分歧,這個時期價格波動大是各個市場,乃至價格發現機制較為完善的成熟市場都存在的現象,當投資者的價格認識趨於一致時,價格的波動也就會趨於平穩。

有投資者擔心,既然科創板新股上市後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那麼,在新股漲跌幅放開的同時,如何遏制市場過度投機、異常波動,保持市場穩定、保護投資者利益?

上海證券交易所市場監察二部負責人 曾剛:
確實,新股在前五日價格漲跌完全由市場決定,漲跌多少沒有限制。但是,針對可能存在的過度投機、異常波動甚至股價操縱行為,上交所主要有三方面的準備:
一是引入瞭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避免不合格投資者跟風炒作;
二是在連續競價階段引入價格申報范圍限制,同時實行市價申報保護限價,並對盤中異常波動實施臨時停牌制度;
三是公開瞭異常交易監控標準,並將在新股上市初期加強異常交易行為監管。

清華大學國傢金融研究院副院長 王嫻:
在科創板新股上市的前五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意味著,如果價格高於公允價格的幅度過高,市場的力量就會讓價格迅速地向公允價格回歸,失去瞭“跌幅”限制的保護,盲目追高的投資者可能損失會很大。
交易所已經作出瞭安排,在新股上市前5日的盤中臨時停牌機制,即在盤中成交價格較當日開盤價首次上漲或下跌達到30%、60%時,分別停牌10分鐘。這種個股斷路器機制,能夠給予市場一段冷靜期,減少非理性炒作外,還能防范“烏龍指”等錯誤訂單等“噪音”加劇市場波動。
科創板投資者特別需要註意的,是對公司的招股說明書,對公司的基本面有充分的認識,對“公允價格”有個一判斷,以往根本不關註基本面的盲目炒新,可能會血本無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