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繼續聊聊昨天的話題,其中有條留言,正是我今天要講的:

不過,我要說的是不是個股,而是指數。
方法是:找到一個指數錨定,然後反復在裡面高拋低吸。
為什麼是指數錨定,原因在於,盡量找一個“時間是朋友”的標的,所謂時間是朋友,是說,拉長時間看,時間站在你的一面。
比如指數,市場逐漸改革,指數權重會逐步優化增減,調出差公司調入好公司,好公司市值高,自然逐漸帶著指數水漲船高。
也就是說,隻要把時間拉到足夠長,哪怕當下指數被套瞭,後面即便硬抗,大概率也能熬回來。
單憑這一招,就能夠覺得止損回撤的問題,被套瞭,先別割,實在不行熬一熬。
如果對某隻個股足夠有信心,也是一樣的道理,但個股的問題容易變成,如果你自己認為好,那隻是你自己的看法,市場未必接受。
如果是市場都看好,那顯然是情緒股,情緒股能談長遠未來,誰敢?萬一遇到下降趨勢,還T個毛線不如直接空倉,做T賺20%還抵不消個股跌30%。
所以,相對來講,指數優勢很大。
而且,以年為單位來看,除瞭大牛市,指數波動往往不大,無非三種走勢:水平震蕩,上漲,下跌。
震蕩行情適合做高拋低吸,上漲行情也可以做,下降行情先空倉,感覺要企穩反彈,再考慮做超跌反彈。
水平震蕩如上證指數,震蕩上升如創業板指數:


具體辦法,可以選擇半倉滾動交易,一部分是底倉,另一部分用來低吸高拋做T,當然也可以全倉梭哈,隻是這種需要找好絕對位置,要求高一些。
如果半倉滾動交易,想要年賺20%,假如指數全年不漲,需要半倉賺40%,假設一次出手賺2%,大約需要二十次左右。
也可以再細分到震蕩、上升、下降三種走勢,其實看來看去,平均分配下,每個走勢隻需要出手六七次即可。
有人會說,這麼講是不是可以做股指期貨?
道理是一樣的道理,股指優勢在杠桿,但劣勢也在杠桿,一般人未必控制的住。
這麼說吧,當滿倉時遇到某個外圍消息都已經慌得一批,當你滿倉加杠桿又遇到外圍利空時,試問能否扛得住,能否心態不變形?
很難做到。
而且,股指合約需要不斷移月調倉,不能滾動做T,這也和上面的方法不符。
最後,這麼講不是純中長線,還是要和超短思路結合。
超短的優勢在於,能夠清楚知道當時市場好還是壞,賺錢效應易還是難,如果大盤跌到某個箱體支撐位置,且賺錢效應在復蘇,是不是可以買入瞭?
如果大盤反彈到某個箱體高點,市場無論情緒還是個股都開始加速,是不是調整可能性大,那此時不適合在開倉或加倉瞭。
這些轉折點都需要主觀判斷,主觀正好可以通過短線思維優勢來判斷。
嗯,僅作為方法之一討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