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的股價變動幅度很小,成交也顯得比較清淡,但在接近的幾個價位中掛單卻相對比較大,給人一種“上有阻力下有支撐”的感覺,一般稱這種情況為“夾板”(並非上下各個價位有大單才叫“夾板”),即股價的波動范圍已經被這些夾板夾住。然而轉眼間上下大單子都消失瞭,同時伴隨著幾筆巨大的成交量,顯然,這不是市場的自然交易狀態如果類似的交易是單向的,比如單向買進或者單向賣出,那是正常的,但幾乎同時進行雙向交易就值得註意瞭,而且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先有大賣單,後有大買單。
股價的短暫平衡靠的是供求關系的平衡,大賣單的拋出必然會引起股價的向下破位且市場新的買單應該掛在下面,而不會主動往上面打,所以接著立刻出現的大買單就是非市場性的單子,換句話說,大買單事先是知道前面的大賣單要砸出來的。既然買賣單子都很大,那麼我們就有理由相信這是盤中主力在進行運作。
主力的目的是我們所關心的。不失一般性,可以假設這些大的單子一共是兩筆,一筆賣出接著一筆買進。現在我們來分析主力的意圖:
(1)建倉。建倉從來都是小心翼翼的,根本就沒有必要搞這麼大的動作,可以排除。
(2)減倉。主力經過計算後發現市場上的掛單中買單多於賣單,因此采用一買一賣的手法進行減倉。如果接下來交易恢復平靜,那麼就是這種意圖瞭。當然這隻是主力在股價運作過程中的一個階段,並不一定表示主力到瞭出貨階段。
(3)往下做。往下做的目的或者是洗盤,或者是繼續建倉。如果主力是為瞭往下做那麼隻要前面一筆大賣單就可以瞭,這樣股價就會向下破位,但主力還有一筆大買單緊跟在後,這就排除瞭往下做的可能。
(4)往上做。關鍵是前面一筆大賣單。如果經過一賣一買後,新增的倉位有限甚至還能夠減少倉位,那麼主力就有瞭拉升股價的沖動。所以主力往上做的可能性很大,但同時先賣後買這一個動作告訴我們主力已經不想再增加籌碼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