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買點
我們討論過最佳買點—-神之一手。
也對買點進行深度思考過—-買點不是點。
今天再討論一個話題—-“補射”。
神之一手是理想中最佳買點,
買完就騰飛,
買完就是龍頭,
買完就是主升浪,
但錯過神之一手之後,應該存在一個第二買點,我把這個第二買點稱之為“補射”。
這個補射點或者在第二天確定性質之後,或者在第二次洗盤形成一個分歧那裡,越大的牛股,越大的主升浪,越存在這個點。如果僅僅是超短,今天買瞭明天賣,這種是沒有補射的。
補射的存在是對人有限理性的認可,是對現實世界不完美的補充。
記得我討論“買點不是點”的時候,有個朋友在後面跟帖,原文是這樣的:
這是個有超級潔癖的殺手,必須一劍封喉
必須刺中喉嚨,必須隻一劍,必須用劍

這個觀點頗有古龍武俠的境界,很西門吹雪。讀起來很爽!
但他忘記瞭,現實世界是沒有武俠的,武俠世界隻是成人的童話。比起從小說中去尋找境界,我更在乎事實。我看過無數軍事紀錄片,冷兵器和熱兵器都看,這些紀錄片不能說全部是事實,但對事實的還原遠遠超過武俠小說。
紀錄片中,我們看到補射,補刀,補槍,的事情太多瞭。
我本人也略懂武術,知道一個道理:醜功夫俊把式
當人 在真刀真槍廝殺的時候,是不會講所謂的潔癖。所謂的隻刺咽喉,隻用一劍的,隻是臆想。
那些看起來很俊俏的神之一手,在廝殺鬥爭中是不存在的。武德隻存在幻想中,不講武德才是現實。
所以,把買點當成一個點是小資金的想法,也是入世不深的時候所奢求的。而真正的大資金,比如公募,再比如我們看到的趙老哥、方新俠,他們往往反反復復的在一個股票上做。
哪裡有什麼神之一手,隻不過都在糾偏中前行,都在進一步消息明朗後反復加倉減倉而已。
我們還可以用一個反證法,如果買點是神之一手,隻有一劍,一個買點,那麼賣點呢?難道錯過瞭最佳賣點,其他時候就不能賣瞭嗎?

所以,我們需要補射。無論是買,還是賣,都有補射行為。比如足球世界,當一個運動員踢球沒有進,難道下次球到他腳下他就不能補射瞭嗎?再比如戰爭,當趙子龍一槍沒有把敵人刺殺,他就不能再刺一槍嗎?
行文至此,我想起瞭劉邦和項羽。曾記得,項羽射一箭正中劉邦肩膀,當劉邦截斷箭桿,裝著沒事,嘲笑項羽箭法不準。此時,范增讓項羽再射一箭,項羽卻拒絕補射。若幹年後,當劉邦有機會圍住項羽,項羽多次沖出去,劉邦再沒有那麼講武德,他命令手下,想辦法圍追堵截,多次補射,最後項羽才在四面楚歌隻下絕望自刎。

當然,《史記》也有虛構的成分,但是常識不會欺騙我們。當我們上戰場,一刀沒有把對方致命的時候,你會不會補刀?
太會瞭。
正是基於這種認知,我覺得股票的買點也是,不應該隻是一個點,不應該在點上去求,應該以目標和標的為中心,堅持目的主義,當目的容許,可以有多個點。其中一個重要點就是二次補射。
記得有一次看高瓴資本的張磊投資案例,他就存在多次補射行為,特別是新能源領域。

張磊本來是做一級市場的,如果他覺得一級市場拿的貨不夠,通常在二級市場繼續拿貨,在高瓴資本內部,這種行為被稱為“補一槍“,其實就是補射。拾荒網,一個有價值的炒股知識學習網站。
有一個叫徐新的女投資人也非常擅於補射,她有錢瞭就去買騰訊,多次補射騰訊。

與此相比,李嘉誠的兒子李澤楷就機械得多。他多次後悔賣掉騰訊的股權。

我曾經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原文鏈接:《賣飛、錯過好股怎麼辦?》)談這件事,我說李澤楷沒有資格後悔,因為騰訊就在他香港上市,他從來沒有補射過一次。也許在他內心,買點就是“一個點“?或者,他根本就沒有搞清楚騰訊是怎麼回事兒。
當然,寫到這裡我也慚愧,我曾經於200多買茅臺,後來499賣掉;再後來700多買茅臺,999賣掉茅臺。從此之後,再沒有補射過。

所以,在這裡我把我的教訓寫出來,把補射這個武器分享出去。
當然,不能因為補射這個武器的存在,就放棄對買點“嚴肅性“的追求。即使補射本身,也是一個很嚴肅的事。
但,無論如何,我們理解買或者賣,不能再局限為一個點。
錯過瞭買點,可以尋找第二買點。錯過瞭賣點,也可以找次佳賣點。
不過,最要不得的是不要方向搞反瞭。如果到瞭該補射買的時候,卻去賣。到該補射賣的時候,卻去買。則會犯大錯。
這個世界上有人犯這個錯誤嗎?
有!
不但有,而且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就是比爾蓋茨。

蓋茨現在身價900億美金,持有3%微軟股份不到200億,其餘都是投資賺來的。他從94年設立投資公司重金聘請牛人做投資,通過把45%股權陸續變現做投資,到瞭今日的900億!但……如果蓋茨不減持,還拿著45%股份,現在身價應該是2900億美金。

有人可能會說,美國的公司治理,如果比爾蓋茨不賣他的股票不會有那麼多機構建倉,雲雲。
我關心的不是這個,他們說的哪怕是對的,但,事後當微軟公司治理健康後,比爾蓋茨可以補射自己公司的股票,可惜他沒有。而是繼續多元化其他公司股票。我相信,後來蓋茨買微軟的股票沒有任何法律障礙,但他從來沒有補射過。
這個事情也出現在馬化騰身上,他也是一路賣賣賣,沒有見過他搞個回馬槍補射過。
這說明什麼?
說明富可敵國、聰明絕頂的人,也可能在補射思維方面有盲點。
也許他們大部分精力和時間,都在思考科技和企業,而不在乎投資那點錢。
但,如果不是企業傢,而是專職的投資人,
比如張磊、徐新,
比如巴菲特(多次補射蘋果、可口可樂),
再比如正在從事投資或將來想從事投資的你,
卻不能有這個思維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