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專欄談過格局系列,這一波碳中和中很多人受益,同時問題也來瞭,格局我會,那後期到底該如何賣呢?
賣點實際上要比買點難多瞭,不然不會有那句話“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傅”,所以,談賣點之前要理解一些常識性概念。
首先,我們正確認識一個詞,賣飛。
賣點之所以是交易中的一個難處,原因是多數人對賣點都有個很強的心理錨定效應,恨不得次次都得賣在最高點。
比如說買點,一般很少有人苛求買在最低點,哪怕是買在次低點最終賺錢也很高興,而對於賣點,隻要賣不到最高點,賣飛=淡淡的憂傷。
我們經常講“邏輯買入,邏輯賣出”,所以隻要是邏輯內的賣出,即便賣飛瞭那也是合理的,一個妖股漲兩三倍,不可能有短線資金買在最低賣在最高,那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隻要賣點有合乎邏輯,正確認識賣飛,也不要怕賣飛,跟得坦然接受賣飛。
跟賣飛相比,交易中更急需解決的問題是——不要賣的太便宜瞭,例如下面這張圖:

在開盤水下賣出或反彈後再賣出,前後差瞭足足十幾個點,面對他,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盡量不賤賣在圓圈處,如何能?
這就是我今天要講的兩種風格賣點,我們選個角度,從對次日行情的簡單預判基礎上,賣點可分為兩類:
a. 預判型,開盤沖高,見好就收落袋為安
b. 格局型,抗住一波調整,過後再決定
剛才說需要對次日行情簡單預判,之所以簡單是因為隻要知道當天情緒好壞即可,因為他們長期來看都會遵從大概率,例如:
當天大漲,次日大概率會加速,普遍會有沖高;但沖高後兩種結果,一種是沖高後高舉高打,另一種是沖高後回落,沖高容易判斷,隻是沖高後不容易判斷罷瞭。
當天小漲,從順勢角度看次日按理說會漲(也要結合題材地位和情緒看),也就是會有高點,但最終能漲多高,並不能夠確定。
再如個股當天沖高回落下跌,但板塊整體處於發酵過程中是漲的,那麼個股次日因為前一天的沖高回落次日往往會有低開甚至是開盤跳水,不過因為板塊整體再漲,個股跌完後又極有可能再重新上漲。
其他當天沒漲甚至當天下跌乃至大跌的,都可以按照順勢而為的思維去推理,推理的目的是知道次日有個大概率走勢,尤其是,會不會沖高一波,會不會跳水一波,隻要能夠判斷出次日是否有沖高和跳水動作,這對預判已經足夠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