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賺錢模式到周期
做股票都是來賺錢的,而要賺錢就要考慮到賺錢效應在哪裡,哪裡有賺錢效應就到哪裡。A股根據模式的不同,具體模式的賺錢效應可以分為幾種——超短、趨勢、波段、價投、做莊、特殊模式。超短、趨勢、價投都比較瞭解,這裡不提。波段是介於超短與趨勢之間的一種玩法,也有漲停但是並不是如超短一般一波到頂,也走一陣歇一陣。特殊模式是什麼意思?比如在某個時間段時,某個類型的票(假設次新股吧)+某個特殊的走勢(比如大長腿或者撬板),在某個時間段內會出現次新股大長腿的賺錢效應,這個跟超短做連板是一樣的,都是模式,所以說上面所說的那些都是某一類賺錢模式。上面所說的這幾種賺錢模式是交替的,在不同的時間段賺錢模式不同,比如17年主要是趨勢股的天下,超短基本上很慘,而到瞭18年趨勢股的表現不好,而超短的表現則比較好,所以,需要在合適的時機運用相應的模式。這裡重點說的是超短的賺錢效應。
超短做的是題材,形態是漲停板,群體特征顯示為周期性。與趨勢股不同,很多趨勢股往往是單打獨鬥,超短的票表現為群體的勢,表現為板塊聯動,龍頭股與跟風股的影響與牽制關系。從時間上來說,往往龍頭股先來後走,跟風股先走後來。這種龍頭與跟風的關系形成瞭整個題材炒作周期性的特點,所以,龍頭股的買賣時機出來瞭,主要是看跟風股的變化(這句話等於板塊效應的衰減,也等於周期的階段)
二、一個操作的三個要素
任何操作要思考三個要素:選時、選勢、選股。
選時。選時就是根據周期來操作,包括指數周期與題材周期。一般我們聽說的周期多為廣義的題材周期(前面文章有解釋),實際上還應該包括指數周期。一般來說做超短不需要考慮指數,但某些例如大盤暴跌的極端的情況是會影響到個股的操作。從題材周期的角度來說,“選時”說的是在周期的成長階段,比如啟動、發酵、加速等階段,盡量回避周期的分歧階段&後分歧階段,此時也是龍頭股的補跌階段,如果要參與也是輕倉參與,或者最好是別參與。
選勢。所謂選勢就要做當前盤面最強的板塊,跟蹤資金的板塊流向,尤其是主流資金的流向,跟隨主流資金來做。
選股。做股票就是要做最強股。即隻要是做股票,就要有這種超短理念,規避跟風股和一些沒有人氣的個股,以人氣為參照指標,在多個人氣股選擇方面選擇最強的股票。選股除瞭參照人氣之外,因為是次日參與,需要看一些買入條件,比如放量,這個主要是把其中的做空力量給逼出來,防止炸板,畢竟指數與題材氛圍轉弱時,如果不放量這部分做空力量是非常不穩定的因素。
選時、選勢、選股這三者之間的關系。這三者到底什麼關系?周期、題材、個股,這三者從范圍來說是包含關系,即在周期向好、題材向好的前提下(確保人氣好轉)買入最強的人氣股。從個股的角度來說,選時與選勢是一種安全性保障。
從溢價的角度來看,龍頭跟風與周期是什麼關系?然後我做瞭一個溢價模型,可以看得比較清楚。

龍頭與跟風股的周期溢價模型
幾個結論:
①選股選的是當前周期的最強個股,龍頭股的溢價要高於跟風股。
②如果跟風股有溢價,那麼龍頭股溢價更為確定(安全性更大),當市場強度足夠大時,即使不是最熱門的,那麼也能賺到錢,那麼最熱門的肯定是更有保障。
③如果龍頭股都沒有溢價,那麼跟風股也沒什麼溢價。比如我們看看大作手利弗莫爾的話:“如果你在最熱門股票上都賺不到錢,那麼你也很難在整個市場賺錢”,可以看出其它國傢比如美股也存在著一些短線客,其做短線的思路與A股的超短是一樣的。
第③個結論引出周期的分歧階段與個股溢價的關系,因為在這個階段,龍頭股未必會有溢價,而且時常炸板。我們知道,龍頭股的溢價要受到指數、題材、個股籌碼等因素的影響,而在分歧階段,題材等等都是減分項,這個時候即使是龍頭股,賣出動能常常大於買入動能,很多時候是下跌,所以跟風股的強度就更不用說瞭。這其實說明做股票“選時重於選股”,因為即使是大牛股在指數題材不支持的情況下實現連續超預期穿越。(參照第20篇文章)。
但是,做股票很少出現周期、題材與個股都強的時候,那麼交易系統就出來瞭。我們經常聽別人說盤感,可以理解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關於市場強度的盤感,比如早盤連板股的溢價、炸板股的承接、關鍵股票的承接等,這些都反映出當日的接力情緒。從操作的意義,是關於打板會不會封住的盤感。比如有些非主線概念跟風股早盤縮量秒板,這種的不用看基本上是必炸無疑,除非當天題材發酵得非常非常厲害,否則沒有不炸的理由。這種的就是一種盤感。
補充:其實這個周期與溢價的表格並不僅僅適用於超短,大盤與多數個股的溢價同樣適用,比如可以類比一下當整個大盤走差時個股的表現情況,基本上少數個股有所表現,絕大多數的表現都會非常糟糕,而指數非常好時,那麼除瞭幾個非常極端的例子,絕大多數的個股不會表現得很差,那麼此時最強的股票會表現得更好,所以上面的那個周期與溢價表也可以從指數與個股的關系方面來得以理解。
三、什麼樣的操作是正確的操作
在第6篇中,我們提到,炸板的原因包括,指數及題材氛圍走弱,周期的階段,題材未走成主線題材,個股的地位,個股的階段、籌碼等因素會導致個股的炸板。當時最後一句話是“在市場氛圍不好,在題材進入分歧階段時買入非主線後排高開縮量秒板的跟風股基本上是虧錢虧最快的方法,炸到懷疑人生。”我們從炸板的原因倒推出一個正確的操作。
上面的話反過來,在指數、題材良好,買入主流題材、放量分歧龍頭股是最優的操作。
再往下就是一些並非最優條件的條件,比如早盤先看指數與題材氛圍,但是龍頭股縮量加速瞭,這個時候可以適當打入部分倉位,因為全天可能不會給分歧上車的機會;也可能是指數較差,題材較好,這個時候需要龍頭股換手相對高些,因為指數一差容易加大潛在賣盤的量,拾荒網炒股,專註短線技術技巧進階。所以要麼換手率高,要麼等龍頭股的二封機會,條件肯定是要嚴格一些,然後通過這種方式來建立起一種正確的盤感。
上面講的就是整個超短交易模式的設定的整體思路。先寫這些。
2019年9月27日補充
上面那個拋物線圖有問題,具體來說有這麼幾個:
①個股的溢價並不僅僅與周期相關,還包括個股自身的籌碼、獲利盤與套牢盤、個股地位等。
②龍頭股的溢價並不是一段時間內一直有,它是點狀的,有可能一周隻有一次有,其它時間都沒有,所以說上面這個圖是有問題的,這裡作為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