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線、中線、長線投資資金配置取決於三個方面

1. 市場趨勢。

市場趨勢是總體倉位配置的最核心,當市場趨勢處於向上時,總體倉位應該是重倉或滿倉,中長線總體上都應處於持倉狀態;當市場處於盤整趨勢中時,倉位應該在五成或以下,盡量避免破位下行給本金帶來的風險;若市場處於下降趨勢中,應保持空倉或三成以下倉位,中線和長線倉位應處於戰略空倉位置。總之一個原則:市場處於多頭趨勢,應盡量持有倉位;相反,應盡量降低倉位。不管是短線、中線或長線,都必須以市場趨勢為核心。在短線、中線、長線中,短線受市場趨勢的制約度最小。

2. 個人操盤能力。

決定短線、中線、長線資金配置的另一個關鍵,在於個人的操盤把握能力。投資者在股市中必須把握自己能夠把握的趨勢,否則賺錢將變得非常困難。例如,有些投資者擅長短線,可以通過短線操作來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有些投資者擅長中線,中線波段交易就是較好的選擇;一些投資者選擇長線, 如此可以把精力放在長期選股方面,也不用耗費很多看盤時間。

水平很高的短線客一般較少, 真正在市場中能夠大幅獲利的一半屬於中長線投資者。這裡所謂的中長線,不是指漫無目的的長線持有,而是跟著趨勢進行交易。中線,如果沒有 10%~20 %的波動空間,基本不進行買賣交易;長線,如果沒有 20%以上的波動空間,基本不進行買賣交易。長線交易的特點,必須是在總體向上的趨勢中才會長線買入(當然,這是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如果對機構,就不是一種好的操作方法瞭)。

3.個人實際情況。

選擇什麼樣的操盤方式,除瞭如上兩條,還要考量個人的實際情況,其中包括交易是否方便等一系列因素。例如,大多數普通投資者不是職業股民,不能為瞭股票而耽誤工作, 必須選擇合適的時間才能交易。另外,還有很多其他特殊情況,都必須考量在內。

客觀地說,短線、中線、長線倉位的配比,沒有任何固定的標準,關鍵是要結合自己客觀現實決定到底選擇什麼樣的倉位。但對於很多剛剛進入股市的投資者來說,必須有一個模式讓其來作一個倉位配比基礎,否則就可能手忙腳亂,導致“出師未捷身先死”。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短線、中線、長線倉位配置可以3:3:4的比例進行配置,三成短線,三成中線,四成長線。三成短線是為瞭提高投資者短線的操盤能力,保持對市場變化的感知度。三成中線是為瞭提高投資者中線波段交易能力,盡可能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四成長線,是對精選個股的長期持有。當然,這種比例不是雷打不動的,當投資者熟悉瞭資本市場,完全可以根據市場趨勢、個人交易能力和其他方面的情況,對倉位進行合理配比,長線把握能力強的可以長線操作為主,短線能力強的可以短線操作為主。拾荒網,一個有價值的炒股知識網站。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