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時間都去哪兒瞭》在14年春晚上唱紅瞭大江南北:時間都去哪兒瞭,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瞭,時間都去哪兒瞭,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瞭。時間是一個神奇的東西,我們一直追逐它,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夠抓住它。
時間都去哪瞭,我們A股投資者的時間都去哪瞭,在追漲殺跌的過程中流逝,在傷痕累累中度過,或者是在手捧手機看著各種新聞題材中消失,亦或者是盯著一根根跳動的K線中抹去,在癲狂、恐懼與貪婪中迷茫……
總之,我們浪費瞭太多的時間,但是沒有抓住重點,沒有掌握好A股的時間魅力。股市中的走勢圖三樣東西構成瞭它的全部:時間、空間、速度,我們之前講過瞭速度,我們今天聊聊A股的時間周期,在有規律的周期中盡可能的把握住利潤。

我們之前講課的時候說過,股市是自然界中的一種普通的事物,它遵循大自然的很多規律,物極必反,盛極而衰,那麼在數學界裡的定律運用在股市中也是同樣適用的,有這麼一組數字:1、2、3、5、8、13、21、34、55……在歷史的K線走勢當中是一種神奇的存在,它就是著名的斐波那契數列,也叫黃金分割數列。
以一波行情的最高點和最低點(有時候是收盤價位置)節點,在這個區間中很多重要的行情走勢都遵循這個數字,要麼是十分接近,要麼是分毫不差。這裡面的數字8、13、21、34、55都是相對重要的,我們來看一下幾個例子:
首先,以深證指數的近幾年的月線圖為例,看一下這些數字的魅力:

2007年10月牛市結束到2008年10月快熊結束,歷時13個月,接下來從2008年11月到2009年12月快速反彈的小牛結束,歷時14個月,接著2009年12月開始到2010年11月,一次調整,一次反彈,調整8個月,反彈5個月,再到我們大多數人都經歷過的2015年的股災,從6月見頂到2016年1月見底歷時8個月,再看最近的2016年2月份以來的股災修復行情,到2017年11月見到高點是23個月。
這不是巧合,這都是有一定的時間規律性。時間規律性在相鄰的相近的同向和反向的運行過程中也存在驚人的對稱性,我們來看股災修復以來的日線圖時間軸:

從2016年1月28日見低點8986,經歷203個交易日到2016年11月29日見到階段性高點11124,再次下跌調整以後在2017年1月16日見到低點9482,再經歷瞭201個交易日到2017年11月13日見到近期的最高點11714。長達200多個交易日的相近兩次行情都經歷瞭驚人的時間周期,這難道是巧合麼?
時間和空間的轉換規律是速度相近時間和空間就相近,速度快空間大時間就短,速度慢空間小時間就會拉長。大傢想想在2016年11月29日見到高點後,開始調整到重要低點9482用瞭多久麼?沒錯,神奇的35天!
我們再看近期日線的幾次對稱性時間:

11714調整用瞭18個交易日,橫線震蕩用瞭17個交易日,再次上升用瞭19個交易日,快速下跌的藍籌股災用瞭13個交易日,春節後的反彈到高點用瞭17個交易日。接下來在市場連續出現多次相近周期的時候就容易出現變盤,然後接著下一個周期的對稱。拾荒網,一個有價值的炒股知識學習網站。
上面的例子說明瞭黃金分割數字在股市上的神奇和時間對稱的魅力,有個規律是越大的周期越穩定,越接近於這些數字規律,月線就比周線穩定,周線就比日線穩定,分鐘線走的就比較零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