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我們講瞭籌碼密集和籌碼發散的基本概念。而籌碼從集中到發散,再從發散到集中,這就是股價波動的必然循環。
接下來我們來解釋籌碼從發散到集中的一種情況——吸籌。

如上圖,圖中鼠標定位的時間點是2012年1月,當時的籌碼狀態是典型的發散狀態,籌碼最低位大約在9元左右,籌碼最高位大約在16元左右,有多個籌碼峰分佈,並且所有持倉籌碼都處於被套牢狀態。

再看看,還是這一隻股票,而這次我們把鼠標定位時間點放在瞭2013年1月。我們看到這個時候的籌碼狀態已經是高度密集狀態,籌碼密集的最核心區大約是12.6元左右。
於是,我們可以理解,在這一年的過程中,大盤持續下跌,但該股卻一直不再創新低,是因為有主力入場吸籌,通過一年的時間,讓高位14-16元的套牢籌碼割肉出局,也讓低位10元以下的的獲利籌碼都獲利賣出,並且經歷裡中間幾次的箱體上下波段,最終將絕大多數的持倉成本集中在瞭12-13元左右,同樣,主力成本也必然在這個區間。
這種從發散到集中的過程,其實就是籌碼由散亂的不同持有者在不同持倉成本區間持有的狀態,轉為為相對少數人在相對狹小的價格空間內集中持有。這也就是主力吸籌的過程。而在主力完成吸籌,籌碼達到高度集中後,股價隨後就會擇機開始向上拉升,又開始另一個新的主力操作階段。拾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