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300指數與上證指數有什麼不同

  大傢在日常生活中比較熟悉的應該是上證指數,那麼我們現在來談談滬深300指數與上證指數的區別。自從滬深300指數於2005年4月8日正式發佈以來,滬深300指數與上證指數的走勢圖非常一致,二者的線件相關系數高達98.85%;但滬深300指數與上證指數內涵存在幾點根本的區別,從而導致第一個推出的股指期貨的標的指數選取滬深300指數而不是上證指數。  1、計算股指所使用的樣本股票不同  上證指數全稱“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其樣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從總體上反映瞭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發佈,基日定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指數定為100點。

  滬深300指數屬於樣本指數。由滬深A股中各行業公司流通市值覆蓋率相對均衡、規模大、流動性好、最具代表性的300隻樣本股票組成,基準日期是2004年12月31日,基準點數為1000點。  2、權重的選擇方法不同  上證指數和滬深300指數的計算都是采用加權法,何權承的選擇方法不同,導致滬深300指數的資金fi接操縱性明敁低亍上證指數。  事實上,上證指數是以報告期的發行總股數為權數來計算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而滬深300指數是采用調整股本加權、分級靠檔,樣本調整緩沖區等編制而成的股價指數。滬深300指數以流通股為基礎來調整計算指數的方法,避免瞭上證指數主要權重股股本大但流通盤卻小,從而導致的可能的股指操縱的現象。  例如,“中國石油”實際流通A股40億,僅占其1619.22億A股的2.47%;2010年1月6日,“中國石油”在上證指數的權重高達12.17%,顯然,理論上資金利用操縱“中國石油”的價格來操縱上證指數是可行的。但“中國石油”在以流通股為基礎計算的滬深300指數中所占的權重僅為0.91%,顯然,“中國石油”的股價變動對滬深300指數的影響甚微。  在滬深300指數中,第一大權重股“招商銀行”的占比也僅為3.36%,有效避免瞭上證指數“一股獨大”的情形。

  3、滬深300指數更具套期保值效果

  滬深300指數的樣本股涵蓋能源、原材料、工業、金融等多個行業,各行業公司流通市值覆蓋率相對均衡;這種特點使該指數能夠抵抗行業的周期性波動,並且有較好的套期保值效果。    「拾荒網|10Huang.CN」收集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