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賣出股指期貨套期保值
已經擁有股票的投資者或預期將要持有股票的投資者,如證券投資基金或股票倉位較重的機構等,在對未來的股市走勢沒有把握或預測股價將會下滑的時候,為避免股價下滑帶來的損失,賣出股指期貨合約進行保值。如此隻要股票市場真的下滑,投資者可以從期貨市場上賣出股指期貨合約的交易中獲利,以彌補股票現貨市場上的損失。
例1:
國內某證券投資基金,在06年6月2日時,其股票組合的收益達到瞭40%,總市值為5億元。該基金預期銀行可能加息和一些大盤股相繼要上市,股票可能出現短期深幅下調,然而對後市還是看好。決定用滬深300指數期貨進行保值。
假設其股票組合與滬深300指數的相關系數β為0.9。6月2日的滬深300指數現貨指數為1400點,假設9月到期的期貨合約為1420點。那麼該基金的套期保值數量為:(5億/1420 ×100) ×0.9=3169手。
06年6月22日,股票市場企穩,滬深300指數現貨指數為1330, 9月到期的期貨合約為1349點。該基金認為後市繼續看漲,決定繼續持有股票。具體操作見下表:
| 日期 | 現貨市場 | 期貨市場 |
|---|---|---|
| 06/06/02 | 股票市值為5億元, 滬深300現指為1400點 |
以1420點賣出開倉3169手9月到期的 滬深300指數期貨,合約總值為 3169 × 1420 × 100=4.5億元 |
| 06/06/22 | 滬深300現指跌至1330點, 該基金持有的股票價值減少5億× 4.5%=2250萬(4.5%=0.9*70/1400) |
以1349點買入平倉3169手9月到期的 滬深300指數期貨,合約價值為: 3169 ×1349 ×100=4.275億元 |
| 損益 | 價值損失2250萬元 | 盈利2250萬元 |
| 狀態 | 繼續持有5億股票 | 沒有持倉 |
2、買入股指期貨套期保值
當投資者將要收到一筆資金,然而在資金未到之前,該投資者預期股市短期內會上升,為瞭便於控制購入股票的時間,他能夠先在股指期貨市場買入期指合約,預先固定將來購入股票的價格,資金到後便可運用這筆資金進行股票投資。通過股指期貨市場上賺取的利潤補償股票價格上升帶來的損失。
例2:
某投資者在今年3月22日已經知道在5月30日有300萬資金到帳能夠投資股票。他看中瞭A、B、C三隻股票,當時的價格為10元、20元和25元,準備每個股票投資100萬,能夠分別買10萬股、5萬股和4萬股。由於行情看漲,憂慮到5月底股票價格上升,決定采取股票指數期貨鎖定成本。如果經統計分析三個股票與滬深300指數的相關系數β為1.3、1.2和0.8,則其組合β系數= 1.3× 1/3+1.2 ×1/3+0.8 ×1/3=1.1。3月22日滬深300指數的現指為1050點,5月30日滬深300指數的現指為1380點。如果3月22日6月份到期的滬深300指數期貨合約為1070點,5月30日6月份到期的滬深300指數期貨合約為1406點。所以該投資者需要買入的期貨合約數量=3000000/(1070 ×100) ×1.1=31手。具體操作如下:
| 日期 | 現貨市場 | 期貨市場 |
|---|---|---|
| 06/03/22 | 滬深300現貨指數1050點。預計5月30日300萬到帳,計劃購買A、B、C三隻股票,價格為: 10元、20元和25元 |
以1420點賣出開倉3169手9月到期的 滬深300指數期貨,合約總值為 3169 × 1420 × 100=4.5億元 |
| 06/05/30 | 滬深300現貨指數上漲至1380點,A、B、C三隻股票價格上漲為:14.2元、27.68元和31.4元,仍按計劃數量購買,所需資金為:406萬元 | 以1406點賣出平倉31手6月到期的 滬深300指數期貨,合約價值為 :31 ×1406 ×100=436萬元 |
| 損益 | 資金缺口為:106萬元 | 盈利106萬元 |
| 狀態 | 持有A、B、C股票各10萬股、 5萬股和4萬股 |
沒有持倉 |
拾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