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IF滬深300股指期貨套保認識誤區

套期保值是股指期貨的基本功能之一。在進行套期保值操作中,投資者如果不能堅持正確的理念,很有可能引發不必要的損失。部分投資者對股指期貨套期保值的認識誤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誤區一:僅以期貨頭寸盈虧與否作為判斷套期保值成功的標準

套期保值交易就是在期貨和現貨兩個市場中持有不同方向的頭寸,待價格變動後,用一個市場的盈利來彌補另一個市場的虧損,從而達到規避價格波動風險的目的。因此,我們應該將兩個市場的盈虧情況結合起來,看作一個整體來評判套期保值操作的效果。但有些投資者一味追求期貨頭寸的盈利,認為隻要期貨頭寸發生虧損,套期保值操作就是失敗的。這是一種將套期保值交易做成投機交易的錯誤做法。

誤區二:套期保值操作將限制資金的盈利水平

在套期保值操作中,當期貨頭寸盈利時,有些投資者就將功勞歸於自己對行情判斷的準確,但當期貨頭寸發生虧損時,有些投資者又認為套期保值操作限制瞭自己的收益水平,如果不進行對沖操作的話,自己將盈利更多。這種理念錯在沒能正確理解套期保值的最終目的。進行套期保值操作的最終目的是為瞭規避價格波動風險。正是因為市場不確定因素引發的風險太多,所以需要利用期貨套保來規避風險。

誤區三:股指期貨套保與商品套保操作完全一樣

股指期貨和商品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具有內在的一致性,但投資者也必須看到,在操作層面二者有一定的區別。股指期貨交易的是股票指數,投資者持有的股票或股票組合的走勢與股票指數會存在差異,所以在計算套期保值的頭寸時,不能簡單地按照商品期貨的計算方法,要考慮到股票或股票組合與大盤指數的強弱關系,也就是需要利用貝塔系數或其他統計方法來對套期保值比例加以調整。

誤區四:套期保值操作不存在任何風險

股指期貨的套期保值操作本身是用來規避股票價格波動風險的,但並不意味著套保操作中不存在任何風險。股指期貨套保中的風險主要有交叉保值風險和基差風險。所謂交叉保值的風險,是指投資者所要保值的資產並不是所使用的股指期貨的標的資產,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兩類資產的價格走勢並不是完全一致的,這就會導致風險。而基差風險是指由於股票股息發放的不確定性、無風險利率變化等因素的存在,可能導致基差向不利的方向發展,進而導致套期保值的效果大打折扣。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