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測量K線見頂形態下跌幅度的2T-1H公式

【2T-1H】是廣通空間公式之一,該公式的用途是計算股價在高位向下跌破一個盤整帶後的至少下跌幅度。

該公式中的“T線”有別於底部的“T線”,準確說應該叫“倒T線”才對,底部的“T線”是壓力線,而頂部的“倒T線”是支撐線。

股價在高位反復盤整,一旦股價向下突破,至少的下跌幅度就是這個盤整帶的厚度,用公式計算就是【2T-1H】。

這裡有必要註意一個問題,對於莊股,如果在高位反復盤整後被向下突破,那麼下跌幅度往往會超過這個盤整帶的厚度,這個盤整帶其實就是莊傢的出貨平臺,一旦向下突破,說明莊傢已經基本清倉完畢。其後的下跌空間往往較大,否則莊傢不足以再次介入。

其實這個道理就和【2T-1L】的底部上升空間計算公式的使用條件一樣,隻是倒過來瞭而已。

【2T-1L】是使用在無法確定莊股密集成交價的時候的,在能確定它是個莊股,且能找到密集成交價的時候,我們就應該使用【2MP】,而不是還使用【2T-1L】瞭。

不過對於這些計算公式,即便後面的漲、跌幅超過計算價位,但在達到這些計算價位附近時,股價往往受到支撐或壓力,證明該類計算公式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對於國內股市逐步規范的今天,全控盤強莊股將逐漸淡出歷史舞臺,那就有理由相信【2T-1L】、【2T-1H】計算公式會發揮越來越趨於準確的指導作用。

圖解測量K線見頂形態下跌幅度的2T-1H公式,拾荒網
圖113-1

圖解測量K線見頂形態下跌幅度的2T-1H公式,拾荒網
圖113-2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