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全天運行平穩,臨近尾市時才開始下跌。這種下跌以砸盤的方式向下回落,短時間內呈現凌厲的下跌尖角波,其盤口特征為:
(1)大單、小單一起對著接盤砸,直到下方沒有接盤瞭才稍有停頓;
(2)下跌角度多為沒有反抽的滑坡式下跌,這是一種密集出貨的盤口特征。請看圖3-5

圖3-5中的股票在紅盤區盤整瞭三個多小時後,從2點半快速突然出現兩個尖角長波的下跌。但有意思的是,大單統計表明,該股在下跌途中並沒有大單交易,隻是靠小單就把股價打瞭下去。那麼這種沒有成交量的下跌有沒有效呢?請看該股之後的走勢圖,見圖3-6.

結果圖3-6告訴我們,這種下跌是有效的。在那根高位陰線之後,該股一路處於下跌趨勢,最大跌幅達到5%!所以說,在上漲時一定要有量,而下跌時則不一定需要量,隻要跌破重要支撐位就是有效的下面我們再來看另外一種收盤前半小時的下跌式樣,見圖3-7.

大傢註意到沒有,圖3-7中的下跌與圖3-6中的下跌有所不同,它是先上揚後再下跌的一種走勢。該股在2點多鐘開始瞭一波用尖角長波的急速拉升,最高升到瞭8%,但是到兩點半時,又突然以三個尖角短波急速下跌,結果幾乎跌倒綠盤區收盤。這說明,雖然該股下午出現過一波拉升,但是收盤前半小時下跌才是莊傢的真實意圖,結果該股第二天繼續下跌,而且一跌就是一個波段,見圖3-8.

我們看到,在圖3-8中的圓圈裡的十字星就是該股那天先拉後跌的結果,這導致瞭第二天的一根大陰線的誕生,之後就是一波-34%的跌幅。這裡我們同樣看見,在整個下跌波段裡也是沒有成交量的,而有對比意義的是,該股右邊的上漲波段則是一個不斷放量的過程。
這就再一次證明瞭一個真理:下跌無需量,上漲定要量!
註意:在出現收市前半小時拉升情況中,股價一般都處於一輪上漲後的整理形態或一輪下跌後的止跌形態中;而收盤前半小時突然下跌的走勢,一般都出現在股價有瞭一輪較大的上漲之後,其K線組合呈現出走勢多為減緩或急升後的整理形態。拾荒網打板,專註漲停板打板技術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