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損的靈魂三問:為何要割肉?怎麼割肉?割肉可恥嗎?
1、為何要割肉?
因為不割肉,就要虧損,這個說起來簡單,道理也很簡單。很多人都知道耐心、堅持很重要,但絕大多數投資者不知道的是及時止損。某種程度上,比堅持更重要的是及時止損。
2、怎麼割肉?
我一位多年在一起奮戰的摯友,他的止損策略很簡單:跌破五日線離場。就這樣一個簡單的邏輯判斷,我見證到瞭“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的魅力,在2017年這樣的惡劣市場當中,獲得瞭超過130%的收益。
那麼我該怎麼制定止損策略?這是每個人都必須要拷問自己的問題。
1) 一定要設定止損點
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沒有穩賺不賠的買賣,所以投資時要時刻提高風險意識,永遠不要開啟一個沒有設定止損的交易。而最基本的風險意識就是在投資之前首先確定自己的虧損底線,也就是設定止損點。
2)堅定執行自己的止損策略
設定止損點之後,就要果斷嚴格地去執行,不要對自己的選擇太過於自信。快速地糾正錯誤,承認自己判斷上的失誤,也是一名合格投資者所應該具備的良好素養。嚴於律己的反面往往是心存僥幸。
著名的“鱷魚法則”是這樣詮釋止損的重要性的,其原意是:“如果一隻鱷魚咬住瞭你的腳,而你卻嘗試用手去協助掙脫,那麼鱷魚就會同時咬住你的手和腳。
而且你越是掙紮,被咬住的部分就會越多。所以,一旦鱷魚咬住瞭你的腳,你唯一的生路就是犧牲掉這隻腳,並以最快的速度逃離。”

3)怎麼判斷需要止損?
a)組合止損
不同的產品或持倉往往背後都是人的風格,你喜歡激進還是穩健,這個是瞭解自己的問題。分散投資還是集中投資,如果市場風格不再是你願望的風口,那麼該撤的還是要撤出來,調整自己的組合和佈局。
b)邏輯止損
周末在看馮柳大神關於賣出條件的討論,也很有感悟,比較認同他的觀點,就摘錄於此吧。馮柳說:估值肯定要結合成長才能進行、成長最終也要回到估值上來。你問的賣出條件應分兩種,一個是夢想落空時的出逃;一個是達到預設後的收手。
前者比較簡單,什麼時候發現就什麼時候離開,不太計較價錢和時機,因為沒有什麼損失會比把自己困住喪失其他機遇來得更大。拾荒網,專註短線漲停板技術技巧進階。
對於後者,老巴有句話,最好的投資是永遠不用賣的,這個比較容易誤導人,其實是指一直讓你找不到賣出理由的才是最好的投資,因為有的企業可能在你整個投資生涯中都可以保持持續的成長,當然,這樣最終的結果就是世界級的偉大企業,隻是這一般都屬於事後的總結而非預判,所以我們隻能心裡祈禱它是個永遠不用賣的傢夥,然後經常審視它現在是不是該賣瞭,在其發展的每一個關鍵時期都保持跟蹤以修正自己的理解和階段預期。
c)技術止損
這個是比較簡單的,也是很多趨勢投資者作為止損的條件。比如趨勢破位止損,均線破位止損,我上述的好友就是破位止損的執行者。
完善自己的交易體系,我以後的止損策略是形態+指標+固定價格(買入時設定)。
形態比如:頭肩頂、雙重頂、三重頂頸線,關鍵的均線位置等;
指標比如:根據不同的周期級別,日內波段30分K線,趨勢波段日K線;
固定價格:買入時設定的價格,如10%、8%、5%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止損判斷規則,你怎麼判斷呢?
3.割肉可恥嗎?
為何要拋出這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也是投資過程當中最大的障礙。歸根到底就是一個投資心態問題,能夠跨越這個問題的投資者,往往從一開始就贏瞭。
投資到最後,往往是和最大的敵人自己較量,我也是。

知易行難
餘生,把止損放在第一位,斬斷虧損,接下來就是讓利潤奔跑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