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賺錢秘籍——倉位控制

導語:“你的盈利90%和你的倉位配置有關。”從他@格雷費舍 的經歷來看,此言不假。最開始的入市兩年追漲殺跌,拼命研究指標、技術與纏論,短線交易的手續費成為他最大的虧損來源。經過痛悟,他開始瞭兩年的價值投資和成長股投資之路,因為理解粗淺,也沒能占到市場便宜。2014年,當他無數次翻閱《聰明的投資者》後,他開始將研究的重點從選股,轉移到如何配置好倉位。這也讓他收益有瞭很大起色,並且避過大股災。——正文——“愛上炒股投資,連遊戲也不玩瞭”問:您入市多少年瞭?整體收益如何?格雷費舍:5年。11年3月入市,上證指數3000點。截止2015年11月4日,年化收益率(XIRR)是20.4%。目前上證指數3500點,同期上證指數年化收益率是3.4%。收益雖跑贏大盤不少,但還是算普通水平。我的期望值是26%,也即十年十倍。往後應該水平會越來越好些,畢竟入市前幾年還是懵懵懂懂的。問:您覺得在股市能實現財務自由嗎?您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格雷費舍:這取決於本金多少,以及財務自由的標準。先說財務自由的標準,我比較喜歡的版本是非職業收入大於總收入80%,有車有房。比如在北京,有車有房,那麼個人凈資產毛估估得要300萬+以上(父母資助也算)。就按普通收入水平,年收入10萬計算,要達到300萬(含房產),假設父母資助一部分,那麼其實缺口還是很大的。如果本金有100萬,年化20%(這個收益已經很好瞭),五年大概到250萬。如果本金是10萬呢?五年隻有25萬,10年隻有62萬,離財務自由還是非常遠的。所以,我一向的觀點是,普通年輕人更註重的應該是對自己投資體系和理念的建設,而不是試圖從股市財務自由。但是,到中年以後這種年輕時候的投資能力積累將會產生巨大的復利效益,會遠遠甩開不投資的同事、朋友、同學等等。年輕人應該重點在工作或者事業,靠事業來積累原始本金以及投資能力,厚積薄發。問:為什麼會選擇投資炒股?格雷費舍:說起炒股真是相見恨晚。受親戚影響,知道瞭股票,然後去開瞭戶。然後就愛上炒股瞭,那是真愛啊,11年我還在讀研究生,那會兒沒課,實驗也每天花瞭1小時就完事瞭,剩下時間基本都在研究股票,樂此不疲,連遊戲都不玩瞭。“3個月的資金流水打印瞭4頁多”問:能描述下您的投資成長之路嗎?有哪些讓你的投資思路和思維發生重大轉變或印象深刻的事情嗎。格雷費舍:我的投資思路大概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11-2012年:這段時間是我最狂熱的時候,以超短為主,基本上每天都在交易,由於還在念書,每個月資金也就萬元左右,資金進出非常頻繁,記得那會兒出國要打近3個月的銀行流水,我同事打出來都是一頁不到,我打瞭4頁多,全是銀證轉賬流水,最後還是借瞭幾萬存進去才湊夠5萬,方便辦簽證。那會兒每個月生活費大概1000,都是傢裡每個月打過來的,然後就轉到股市去瞭,沒錢花瞭從股市又轉出一些,所以流水特別長,說多瞭都是淚的日子。這個階段學瞭非常多的技術派知識,包括各大指標(KDJ、MACD、WR、SAR等等)、均線、量價、波浪理論、杯柄模型,甚至纏論也學習瞭點。最後折騰瞭2年,跑輸大盤,虧的很慘,還好本金很少,年終總結發現,其實大部分虧損是手續費,扣除手續費還是跑贏大盤不少的,非常驚人。第二階段,2013年-2014年初:經過前面的折騰,慢慢醒悟,短線太累也難穩定賺錢,進而轉換成瞭長線價投,現在看其實是偽價投,那會兒買入瞭兩隻股票,五糧液和沱牌舍得,禁酒令之後去抄底的,PE很低,沒想到的是那麼低瞭後來還能腰斬。這也讓我明白瞭一個道理,PE對個股而言要慎重使用,很容易出現PE陷阱。所以我也稱自己這個階段是偽價投。第三階段,2014年至今:開始轉型大格局的判斷,通過倉位控制、資產配置來獲得穩定收益,事實證明是有效的。這種轉變主要受格雷厄姆的影響,尤其是他的名著《聰明的投資者》,我是沒事就翻翻這本書的。縱觀各國股市長期走勢,個股股價增長率和公司業績增長率基本相當的,因此選擇成長股也是提升收益的一大法寶,這方面主要學習瞭費舍的《怎樣選擇成長股》。我的雪球ID格雷費舍即取自兩位大師的名字,希望能站在兩位巨人的肩膀上,巴菲特是學習他們的典范。問:最近這一輪牛熊您是如何操作的?6月到9月這期間的股災,對您的收益影響大嗎?對您的投資思維和思考方面有什麼影響?格雷費舍:牛市一路我持有中小盤股票居多,因此上半場大幅跑輸大盤,非常煎熬,但是還好忍住瞭,下半場中小盤發力,基本追上瞭大盤。然後在6月4800點附近清倉開始做分級A。9月清倉分級A,開始建倉股票。目前25%的倉位,剩餘在國債ETF。這些操作事後看算是踩點非常準,因此收益也是一路新高,基本沒有大回撤。這套投資體系,算是在一輪牛熊中經過瞭檢驗。後續將繼續執行和完善。問:6月份清倉,當時是如何考量的?您開始研究分級A是在什麼時候~格雷費舍:6月清倉也是陸續的,4月就輕倉瞭。當時市值/GDP120%多,深市市盈率60多,已經到瞭我清倉的區域瞭。分級A我也是那會兒接觸的,首先接觸的是分級B,牛市末期那會兒,分級B相當瘋狂,然後就在集思錄研究,最後發現分級A有折價那麼大,是良好的現金替代品,因此就重倉去分級A瞭。問:讀完《聰明的投資者》,您覺得成為聰明的投資者,該做啥不該做啥?格雷費舍:《聰明的投資者》一書闡述的更多是投資的原理和投資者的態度,而不是投資技巧,這也是作者的目的所在。如何成為一名聰明的投資者?我的總結是:首先,我們需要能夠駕奴自己的情緒,這一條在股市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重大的虧損都是因為不合理的情緒造成的,平和有耐心的情緒更能取得穩定持續的業績增長;其次,要會反思。反思有兩個層次,第一層次自己吃虧長教訓,比如追漲殺跌,炒概念聽消息信大神,這些有部分人能夠自我反思並改正,也有不少人一輩子就繞進去瞭,第二層次是能夠借鑒別人的錯誤和歷史數據來反思,這一點非常重要,能夠讓我們成為少數賺錢的人,比如本書中得出的結論“交易越頻繁,回報越落後”,我想很多人對這個觀點都是後知後覺的,其實大師早就總結過瞭,還有比如為什麼靠短線投機的基本上沒有出名的,而格雷厄姆的門徒卻遍佈全球業績回報驚人,這裡面一定有本質的區別和原因。我想大傢多悟自然懂。在此,再次強烈推薦這本書給球友們。“風控比選股重要”問:能描述下您的工作經歷嗎?這對您的投資有什麼影響?格雷費舍:我從事環保行業,主要針對固廢、污水、大氣進行治理,而每一種處理工藝都需要研發設計,我做的就是固廢行業的處理工藝研發設計,比如機械生物處理技術、厭氧、生物幹化等技術都需要進行計算和設計。所在公司是環保行業的某上市公司。對自己行業和公司股票應該說最有發言權也最瞭解,可是我卻沒能預測到公司近幾年業績能爆發式增長,股價也是翻瞭好幾倍,12-13這麼好的建倉時間我都沒把握住,可見要預測個股業績是非常難的。這也影響瞭我投資風格偏向倉位控制,適當分散(5-10隻),選股並不是放在首位的。問:您現在股市資產有幾位數瞭?占總的可投入的資產有多少。格雷費舍:很遺憾還隻有6位數。因為工作隻有3年多點,原始積累少。占總的可投入資產80%以上。股市作為高風險品種,占個人資產配置我覺得應該是隨著年齡有所降低的。年輕的時候比重大些還可以接受。問:您是如何平衡自己的投資與生活?格雷費舍:基本不怎麼看盤,都是有空大概瞄一眼,收盤再看看。所以工作的時候基本不影響。下班瞭會花點時間看看雪球,分析下行情研究下股票。投資算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瞭,是很愉快的一件事情,不管虧損還是盈利。問:對於減少看盤時間,您有什麼建議或是方法嗎,如何做到安心持股,在當前大盤跌宕起伏的情況下。格雷費舍:恰恰是不看盤讓我收益更穩定更多。想必成熟投資者都是不怎麼看盤的,短期波動並不會帶來太多交易機會,相反,總是關註短期走勢的容易影響心態,失去大局觀,而且短期走勢也是不可預期的,這一點13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已經證明瞭,三位獲獎者的結論是“如果要預測未來幾天或者幾個星期的股票和債券的價格,是不可能的。但是,長遠的來看,比如未來三年或者五年的預測,卻是可行的”。每當我想看盤想短線交易的時候,我就會回想格雷厄姆關於交易頻率和回報率的經典論述以及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理論。不頻繁交易,自然看盤時間就少瞭。此外,合理分配每天在股市的時間也非常重要,看盤分析股票幾天一次,一次1-2個小時足矣,大部分時間拿來閱讀、鍛煉身體更有利於長期投資。大盤如果波動幅度較小則安心持股,如果波動劇烈,比如這次暴跌,那麼就會產生建倉或者加倉機會。暴漲暴跌往往都是建倉及加倉良機,其他時間就安心持股或者持幣吧。“投資體系:股票、分級A、國債ETF輪動”問:您覺得自己的投資風格偏向哪種?您持股周期一般多長?您會隨手交易嗎,如果不,那您是如何杜絕隨手交易的?格雷費舍:體系偏向資產配置型,類似動態平衡,隻是更主動些,選股偏向成長型;持股周期按我近五年記錄,最長的一年多,平均持股可能幾個月;後面持股周期我會盡可能延長,進一步減少操作頻率。不會隨手交易,都是有計劃的,杜絕隨手交易最好的辦法是不看盤。問:能總結下您的交易體系嗎?格雷費舍:股票、分級A、國債ETF三者平衡的總策略。其中股票是主動倉位,根據A股市值/GDP、市場平均PE\PB等大方向數據決定股票倉位,剩餘倉位再配置分級A,其次是國債ETF。其中分級A,以+3品種為例,低於0.85才會考慮,高於0.9則進入賣出區間。確定股票倉位後,就是分散到5-10隻選擇低估或者成長股投資,偏好成長股。成長股自上而下選擇,行業內再進行比選。問:能詳細的講講你買賣分級A的方法嗎~~什麼樣的位置比較適合買入,需要註意哪些問題?格雷費舍:上集思錄打開分級A欄目,按理論下折收益排名。如果前5排名均值都低於12%則不考慮建倉分級A。如果有12%以上品種。則在裡面再選更快下折的,也即下折母雞還需跌幅最小的。找理論下折收益最大的品種中離下折最近的買。下折收益低於8%則賣出。剛買的時候下折收益居然出現過接近20%。分級A不建議輪動,我就是發現倒騰來還不如買個軍工A或者創業板A拿到我賣出的時候。下折收益不是說你一定要去吃下折,而是下折收益越大,安全邊際越大。隨著越接近下折,分級A折價會收窄,那麼這個收窄的過程就是分級A獲得利潤的過程。問:您是如何避免自己的買的太早?格雷費舍:很難避免買的太早,有句老話熊市不言底。所以初次建倉都不會重倉,越跌越加,這樣基本能保證在底部區域重倉。如果初次建倉後就飛瞭,這種概率我想是非常小的,因為一般建倉都在熊市中,而且是左側。問:回過頭來看,是因為您入市的時候剛好是持續幾年的熊市,牛市您沒買過股票?格雷費舍:牛市也買股票的,大多數是換股,事後證明還不如不換。新追加買股一般都是發瞭工資,獎金,可投入資金變多瞭才買入的。問:您如何看待趨勢投資呢?格雷費舍:趨勢太難把握,趨勢出來往往行情也走的差不多瞭。相反的,我更喜歡反趨勢而行,暴跌加倉,暴漲減倉,當然需要一定跌幅和漲幅。問:這個漲跌幅是如何設定的呢?一般都是什麼股票您才會這樣的操作。格雷費舍:我是長線投資,所以幅度較大,比如這次6-9月下跌,第一波暴跌我沒有去參與,雖然事後證明參與可以獲得不少反彈利潤,但是誰能保證自己能在第二次暴跌前出來?我在9月10-15號陸續加倉到4成倉位參與長線建倉。一是幅度夠瞭,好多股票跌去瞭2/3,二者時間也比第一波下跌長久瞭些,可以適當參與瞭。參與的股票主要是自己股票池中的優質長線標的,跌幅越大的越好。“手癢時候,讀讀大師名著”問:您是如何降低自己的操作頻率的?這塊兒有什麼心得體會~格雷費舍:少看盤可以大幅減少操作頻率。如果手癢,可以去看看格雷厄姆《聰明的投資者》中關於收益率和交易頻率的曲線圖,這裡告訴大傢,是反相關的。問:您是如何做交易計劃的~一般都會涉及哪些東西呢~格雷費舍:交易計劃主要就是倉位控制計劃瞭。前面有提到倉位控制的幾大因素。定好倉位瞭就去執行,如果漲幅到一定程度,就要重新調整倉位,類似動態平衡,隻是更主動。問:主動調整的頻率是怎樣的~依據什麼呢?倉位失衡到什麼狀態會去重新調整~其實我更希望自己能減少主動操作的頻繁,能持股幾年不動最好。但是隻要在市場,總會忍不住想操作下。就比如這次2950點進去4成,3400多點我就賣出瞭1成。但是現在又漲到3600多瞭。所以這種操作有時候不如不做。相當於想靠波段獲取額外收益,而事實上查爾斯在投資藝術裡已經證明瞭效果不好。“等待,是普通投資者提升自己收益和抗風險能力的分水嶺”問:您是如何選投資標的的?格雷費舍:自上而下選股。從看好的行業中選擇最優的標的,優選ROE高的,業績穩定的,近5年有虧損記錄的排除在外。有些個股隨意翻到的,或者雪球挖掘的,也會進入這個股票的行業再比選。問:您的比選主要圍繞哪些方面展開呢?格雷費舍:首先看相對估值,即PEG,行業整體低於2的就更值得考慮,然後在行業裡面選擇低於1的,就更加瞭。其次看ROE,選擇高於行業均值的。再次看絕對成長型,既凈利潤預期增長。問:在買入一隻股票或投資標的前,您會做哪些準備?格雷費舍:看歷史財務數據,行業比選,然後給出自己大概的買入心理價,剩下的大部分事情就是等待,等待是非常重要且難做的。等待是普通投資者提升自己收益和風險水平的一大分水嶺。問:你是如何確定自己的心裡買入價的~~格雷費舍:倉位控制來絕對個股買入價。倉位定好好,需要買入的個股選好瞭,那就差不多均攤買入。具體個股價格,然後再參考個股的歷史市盈率、市凈率,取相對低位區間買入。問:關於等待,您通常是如何做的呢?會不會等飛瞭?格雷費舍:有踏空的。我不喜歡追高,所以飛瞭一概忽視,繼續尋找。問:您是如何把握初始倉位的買入時機呢?格雷費舍:初始倉位往往會在整體估值中樞往下一些,第一次建倉可能1成左右,然後分檔買入,具體檔位也是根據行情變化的,總之是越跌越買。越漲越減。問:您的個股的估值中樞是如何確定呢~用什麼方法確定,分檔買入具體是如何做的呢~格雷費舍:具體到個股就是看歷史市盈率、市凈率。均值處偏下買入第一檔,一般是5%倉位,繼續跌則再加10%,最多加到20%,差不多就2檔,另外一檔屬於時間周期,也就是如果在第二檔橫盤幾個月也會加倉。問:您是如何在一隻投資標的上建倉的?如何配置初始倉位呢?格雷費舍:當總體倉位確定後,根據持倉5-10隻原則,大致均為,若有側重的分配到個股上面。問:在買入後,你是如何追蹤和研究行業或是公司,維護股票池的?格雷費舍:我喜歡把股票池放到雪球上,因為有公告提醒,還可以看到眾多個人投資者分享的研究報告,有些研究非常有價值。問:您是如何持倉的?在買入的個股盈利脫離成本區時,您是怎麼堅持下來的?格雷費舍:建倉後,沒有很大漲幅,通常是不會賣出的,除非進入高估區域。持股不動也是一大難點,常人難以克服變現的誘惑和下跌的恐懼。不同投資者的預期幅度是不一樣的,短線可能10%就跑瞭,波段有幾十也會跑。長線預期收益高,因此不會輕易賣出。要知道,長線建倉幾乎是很難等來的,買入豈能輕易賣出?問:如果買入後不斷陰跌,您是如何應對的~格雷費舍:一般我的買入價都是比較保守的,如果還陰跌,那就繼續加倉。當然,可能需要跌10-20%以上。靈活操作。問:賣出是如何做的?格雷費舍:根據總體倉位控制被動賣出。提高判斷整體估值控制倉位,需要減倉瞭,則從持倉中選擇漲幅大的或者基本面變差的股票賣出。“把看盤的時間省出來看書”問:您下班後分析行情和研究股票主要會關註哪些方面?格雷費舍:自從交易頻率下降後,花的時間也越來越少瞭,隻註意主要的幾個數據,我常看的是大盤點位、市值/GDP、整體市凈率市盈率等指標,當然,這些指標也是相對的,大體上的一個估值工具;股票研究主要關註炒股軟件F10中的行業比選,選擇成長性、估值、ROE都更優的個股。問:面對大跌的時候,如何做到不慌?格雷費舍:如果是高位的大跌,往往我的倉位都很低瞭,這時候看看別人虧那麼慘,估計心裡還挺樂呵的。如果是不高、或者低位大跌,那慌什麼?趕緊加倉壓壓驚!問:你這樣說讓小夥伴們很是不解,高位的大跌往往倉位很低瞭?格雷費舍:因為倉位控制是越漲越減的,到比較極端高位的時候,自然就輕倉甚至空倉瞭。“風險控制:四不,一控倉”問:您是如何做資產配置的?格雷費舍:主要在個股、分級A、國債ETF之間配置,後續可能會嘗試境外指數ETF。問:能講講兩個$國債ETF(SH511010)$ $國債ETF(SZ159926)$ 的操作技巧或註意的風險事項嗎?格雷費舍:我操作的是511010.這個流動性好些。風險主要在於加息風險。其他的倒還好。就是當做一個現金替代品,偶爾把握幾次短差。遇到暴漲的時候果斷賣出,溢價0.5%以上果斷賣出,然後有個0.3%以上差價買回,遇到暴跌或者大折價如果有倉位則加倉。不要花太多精力在現金替代品上,以股票為主,被動操作國債ETF。問:您認為投資最重要的事是什麼?格雷費舍:倉位控制。我統計過自己過去的數據,選股對我業績的貢獻不高,相反的擇時更明顯,而倉位控制是同時考慮瞭資金管理和擇時的。控制好瞭倉位就好比,去菜市場買菜,什麼時候買?買多少?至於買什麼,基本都能吃。餓不著瞭。問:在做風險控制的方面您是如何做的呢?格雷費舍:不追漲殺跌,不買虧損股,不頻繁交易,不重倉單一股票。做到這幾點我想風險就降低瞭很多瞭,剩下的就是倉位控制瞭,這是一門藝術。問:您也會做一些波段操作,這樣不就和不頻繁交易沖突瞭?格雷費舍:我一直在努力不做比較短期的波段(3個月以內),但是確實很難做到,人總是喜歡預測走勢,並作出調整,但是往往都是徒勞的。我期望的交易頻率是一年幾次。按我過往的記錄來看,可能平均一個月就至少有一次交易。實際上,如果我選股及分級A,減少短期波段操作,收益是更高的。當然,不管長線還是價投,成長股投資,要賺錢總是低買高賣,這個過程算不算波段,各有說辭。但是,我想長線投資,就算遇到極端行情,可能也至少需要3個月才能到從買入區間到賣出區間,或者從賣出區間回歸買入區間。比如今年6-9月的暴跌,算是非常凌厲的,3個月就出現瞭比較合理的買入點。問:在利潤回撤方面您采取瞭什麼樣的舉措嗎?格雷費舍:通過資產配置能很好的控制回撤,尤其是在股票高估的時候適時轉移到分級A或者債券,哪怕貨幣基金也好,都可以避免股災甚至凈值還能新高。問:這種高估您是如何判斷的呢?4800點清倉,這種更多是對時機的把握?格雷費舍:當時市值/GDP120%多,深市市盈率60多,已經到瞭我清倉的區域瞭。隻要心中有桿秤,不貪婪,我想5000點大部分都可以做到輕倉的。問:您使用杠桿嗎?有沒有爆倉過?或是使用杠桿,發生過很難忘的事情?格雷費舍:短暫嘗試過,沒有爆過倉,不過還是建議大傢不要輕易使用。問:您覺得對市場本質的認知重要嗎?格雷費舍:弄清市場本質很重要,簡單問就是股票為什麼會漲?答案區分瞭各類投資者,說是資金推動的往往喜歡揣摩莊傢意圖,從過去K線預測的往往是短線客波段投資者,從公司背後著手研究的是價值投資或者成長股投資。問:您是如何提升自己對市場的認知的?格雷費舍:多看書、尤其是大師們的著作,國產書籍少看點,害人不淺。另外,保持對市場的敬畏。再者,始終記住,大傢都知道的利好往往是利空,反之亦然。問:您青睞的行業都有哪些共同的特征?格雷費舍:喜歡朝陽產業以及與基本生活有關的,比如環保、醫藥、旅遊消費。共有特征是,自己更看得懂的,未來業績更有可能保持高速增長的。問:能說說您所理解的價值投資和成長股投資?格雷費舍:價值投資更多的考慮是安全邊際,確定性更高;成長投資考慮的是企業未來凈利潤的增長,確定性更難把握。兩者不是矛盾二選一的,可以適當結合。比如巴菲特就是從格雷厄姆身上學習瞭價值投資、從費舍身上學習瞭成長股投資。這也是我雪球id的由來。問:您覺得投資和研究最難的地方在哪兒?格雷費舍:選出未來業績幾年業績增長大於26%的股票及堅定持有,如果能做到,相信十年十倍不是難事。問:能多年保持如此如此高增速的公司很少。格雷費舍:這就是我很矛盾的地方,也請各位雪球球友提供思路。到底是通過倉位控制的擇時策略還是大部分時間滿倉成長股而忽略大盤波動更容易獲得成功?我覺得選擇成長股並堅定持有忽略大盤還是很難做到的。問:您當前的投資策略是怎樣的呢?格雷費舍:25%股票、75%債券、暫無分級A投資計劃。下一步,若大盤繼續向下,破3000會再次加倉股票。分級A機會可能需要等很久瞭。“環保行業機會,看著三點”問:對於固廢環保行業的投資機會,您怎麼看?固廢行業,主流技術是焚燒、填埋,新技術是綜合處理,集約焚燒,RDF等新出路。填埋,高能環境做的不錯;焚燒,$偉明環保(SH603568)$ 。綜合龍頭的話,非$啟迪桑德(SZ000826)$ 莫屬。所以這股我也持有中。固廢行業,哪怕整個環保行業,業主對已有項目業績都是非常重視的,桑德項目太多瞭,沒的說,此外,現在很多招標喜歡用資質、註冊資本刷人瞭,我遇到個標一般的上市公司都根本沒有投標資格,我相信桑德會強者恒強,獨樹一幟。另外,$維爾利(SZ300190)$ 也可關註,主營業務滲瀝液處理,近幾年研發成功的餐廚垃圾處理工藝迅速占領市場,給公司業績帶來不少貢獻,而且後期將持續獲得新項目,此外,公司在生活垃圾、廚餘垃圾領域也在大量投入研發,尋找垃圾處理的第三條路,一旦研發成功,市場將成倍增長。環保行業,固廢方向是我未來投資的重點,也是我從事的職業所在,但是不建議現在建倉,關註即可,逢低買入,如果能到大盤3000以下建倉,會是非常不錯的機會。“虧損源於恐懼”問:您覺得要成為一個合格的投資者,面臨最大的挑戰是什麼?格雷費舍:心態控制。這是軟實力,但是也是不管短線也好,長線也好,價投也好,都共性的一個東西。一名合格投資者一定是心態良好的投資者,情緒穩定,不受他人及股票左右。問:投資是一場反人性的事情,您是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的?格雷費舍:就說暴跌的時候,大部分往往都會被嚇的割肉走瞭,或者止跌小反彈就走,這就是恐懼,但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90%的人未必領悟瞭,這就是經過選擇的股票,越跌風險越低,未來潛在收益越高。你隻要懂得這些道理就不會在暴跌中恐懼。當然,若高位滿倉,遇到6月行情,換誰都難控制情緒,這隻能怪自己沒有在估值高的時候控制倉位,屬於貪婪瞭。問:在投資的世界裡,能簡要概括下,您是如何理解知行合一的?格雷費舍:知行合一也是很難的,大傢應該都有過不少經歷,如果我拿著這個股票那麼現在就翻瞭幾倍瞭,如果我早賣瞭現在就不虧套牢瞭。有時候意識到問題瞭,但是還是想僥幸一把,想跌下來再買入,往往踏空,想再漲漲再賣出,往往套牢。這是很辯證的。總之,要相信自己的判斷,嚴格執行,做錯瞭,不是你知行不合一的問題,而是判斷的問題,就屬於另外一個范疇瞭。問:對於入市不深的投資者,有什麼建議嗎?格雷費舍:入市不深的投資者往往不知天高地厚,年化收益率30%對他們來說可能簡直就是開玩笑,太少瞭。我想第一件事情,降低自己的預期收益率,不要超過30%,至於具體能做到多少,沒個5年走走看無法說明問題。其次,就是補充知識,基本的財務數據應該要看得懂(短線客請自動忽略),多看看別人的分析報告。問:推薦三本您覺得最值得推薦的書,並說明您的理由。格雷費舍:《聰明的投資者》,作者格雷厄姆,這本書奠定瞭我的投資風格,也讓我從一名短線客轉型為瞭價投,獲益匪淺,裡面有許多用歷史數據說話的觀點非常有價值,比如統計幾十年的券商交易數據發現,交易頻率和收益成反比,頻繁交易的絕大部分都跑輸大盤,而極有耐心的能取得與大盤相當的收益。裡面還有資產配置的論述,也非常有用。《怎樣選擇成長股》,作者菲利普.費舍,這本書文字組織和翻譯不如第一本,但是他的成長股法則還是非常經典的。《股票作手回憶錄》,作者利弗莫爾,這本書我是當反面教材來看的,雖然利弗莫爾的投資水平出神入化,但是大起大落,屢屢破產,最後自殺,可見他的水平再高也不是長期獲利的方式,且弄的身心疲憊。不過,這本書有不少對投資者勸誡的條例,非常值得一看。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