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聽一位老股民的建議急吼吼入市,買入$招商銀行(SH600036)$ 虧瞭點兒錢後,他憤而棄股市而去近三年。在繁忙的瑣事中,他仍不忘給自己充電,這個較真的處女座@2046房間 ,他說:“做一件事,想要做就要做好,要不然不做”。三年後,帶著積累的第一桶金,他與朋友一起做起瞭股權投資。做一級市場的他,對二級市場割舍不下。在他看來,如果想做長期投資,生存下去,必須要有做實業的經驗,“知行合一”也是做好股票必不可少的基礎。5月份,有朋友拿出積蓄和房產做抵押上四倍杠桿去炒股,他沒有勸住。本來是想做億萬富豪的夢,結果爆倉資產清零,一切恍如一夢,這讓他覺得“賺瞭錢要及時回報傢人”。“買招行虧錢遇棄股市而去近三年,處女座的記憶不止有七秒”問:您入市幾年瞭?整體收益如何?您是怎麼走上投資之路的?2046房間: 我入市5年多瞭,資金一直是加加減減,不是很固定,整體收益還不錯,到目前為止整體市值大概翻瞭3倍,雖然不是很高,但我個人還是比較滿意的。第一個賬戶開戶日期在2010年左右,和大多數人一樣,第一次買股票很單純,很幼稚,懷著在股市上發大財的夢,開瞭我的第一個賬戶。買的第一隻股票是招商銀行,當時一個“股市前輩”說投資銀行風險小,收益穩定,哪知道操作方法不對,再加上對大勢沒有預判能力同樣會產生虧損。很不幸,或者說很慶幸,虧損瞭,但虧的不多,不致命。買$招商銀行(SH600036)$ 的失敗也給瞭我一個警示:第一,不要輕信他人的建議;第二,要炒股就要專業。這也為我後來的深入學習埋下瞭種子。問:有人說“散戶的記憶隻有7秒”,這次小失敗為啥給你這麼深的印象?2046房間:可能與我的性格有關,我是處女座,做事情比較喜歡追求完美,我一直想的是:要做事就一定要做好,做不好不如不做。像在雪球上發的文章,不管內容如何,格式一定要規整[大笑]。其實,我的股齡並不長,並且我是在工作瞭幾年後才開始接觸股票,那個時候收入不高,積蓄很少,小的虧損對於我來說也是非常大的打擊。後來,我的股票投資實際上停瞭一段時間,我去反思而不是像很多人一樣選擇再去博,這和風險承受能力有關。問:您之前說炒股要專業,我理解不僅是要大量的積累知識,還需要大量的資金準備。然後,要辭職做投資嗎?2046房間:如果把炒股當做娛樂,那就沒必要專業,可以小倉位玩一玩。如果想在股市有所斬獲,獲得豐厚利潤,怎麼能夠不專業呢?我還沒有看到哪個行業能夠不勞而獲(除瞭拼爹),另外,準備大量資金我覺得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核心還是要對自己的資產做一個規劃,個人認為炒股的資金應該占總資產的1/3左右。辭職炒股屬於極端瞭,我覺得大部分人沒必要,但利用閑餘時間做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付出才有回報,不是嗎?“朋友夢想做億萬富豪,抵押房產上4倍杠桿,結果爆倉資產清零”問:投資這幾年,有沒有發生讓你很難忘的事情?2046房間:比較難忘的事情基本都發生在這輪股災瞭,親眼見到身邊很多朋友因為加杠桿爆倉,一夜回到解放前。有個朋友,本金投瞭大概1000萬左右,這裡面包括自己的積蓄和兩套房產的抵押,再加4倍杠桿。我的印象特別深刻,5月27日我們在一起聊天,他還說要把市值做到1個億就可以退休瞭,結果28日大跌,我勸他撤瞭杠桿。結果他沒有聽我的,第一輪股災後,清零。還好,現在人還在,但隻剩一套小房子,恐怕財富永遠不會回到股災前的水平瞭。我覺得不能做自己能力以外的事情,一夜暴富的想法是危險的。另外,賺瞭錢要及時回報傢人,改善生活,畢竟人生短短幾十年,投資最終為瞭消費,特別是看瞭很多資產歸零的人,恍如一夢。我比較幸運,2014年以後,雖然基本滿倉中小創,但沒加杠桿,同時做波段降低成本。因為執行瞭比較嚴格的投資紀律,回撤在可承受范圍之內,本次股災對我的影響不是很大,但本次股災對我的投資體系和思維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問:您的實業經驗對自己的投資有什麼樣的影響呢?2046房間:2013年以前在我一傢 IT 硬件廠商工作,做到瞭華南和華東區域的銷售總監,賺到瞭第一桶金。2014年起,我和朋友合資做瞭一傢股權投資公司,目前的職位是合夥人兼高級分析師。我認為如果想長期在股票市場做投資,要有幾個條件:1、實業經驗。不懂實業,隻看 K 線無異於紙上談兵。實業經驗可以讓你瞭解公司的組織架構、商業模式、行業特點、相關財務知識等等,這些是進行行業以及個股分析比較要有的經驗。2、用閑置資金作長期投資。用生活費炒股是我非常不贊成的,同樣的錢,屬性不同,最後必然導致操作上的迥異,最後反映在收益上。3、具備一定的宏觀經濟分析能力、股票技術分析能力和企業分析能力,不懂就學,這是我的第二個工作給予我的,我認為很重要。“非閑餘資金做投資,無法知行合一,易讓人心態扭曲”問:能簡要的描述下您的投資成長之路嗎?2046房間:我的成長之路可以總結為幾個重要周期:第一個周期:無體系盲從期,2010-2011年,那個時候最喜歡買價值類成熟股票,比如銀行、券商、保險,因為當時儲蓄和收入都不是很高,屬於風險厭惡型選手。但以短線操作為主,今天買明天賣,現在看來感覺很可笑,毫無章法和邏輯。第二個周期:知識儲備期,2012-2013年,這段時間傢裡發生瞭很多事,工作也忙瞭起來,股票沒時間打理,所以以輕倉、空倉為主。我用這段時間,看瞭很多關於經濟、股票以及財務方面的書籍。第三個周期:2014年到現在(準確的說是我變換職業後到現在),我的投資理念也漸漸成型,倉位很重,投資收益的積累差不多都是在這個時間段完成的。問:您是如何將理念落實到行動上的,實現“知行合一”的?如何提升自己知與行呢?2046房間:“知行合一”這個詞本身來自王陽明的心學,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學派。要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做到真的“知”,這不單是要求投資者有自己的投資理念和紀律,還要有一套背後的邏輯支撐,這樣才能從心底認可自己的判斷。一個小道消息的“知”是,無法真正獲得自己認同的,所以也就談不上與“行”合一。提高“知”的能力,最大的動力來源於興趣,其次,補充一些基礎經濟、金融和財務知識,我的工作決定瞭我有很多時間進行充電。再有,就是可以交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靈感往往來源於交流,雪球就是這樣一個好平臺,你若盛開,蝴蝶自來。培訓班我覺得沒什麼必要,券商策略會基本都是站在賣方研究員的角度來講的,可以聽聽,但幫助不大。“行”的精髓在於習慣的養成,人最大的特點在於善變和沖動,大腦無時無刻都會有很多想法冒出來,所以想要做到“行”上的一致,必須將所有的“行”都體系化、流程化和紀律化。這是反人性,所以大部分人做不到。“知行合一”是股票操作的基礎,沒有知行合一,就不可能有長期穩定收益。建議大傢可以多看看行為金融學和認知心理學的書,做股票首先要戰勝自己。問:知易行難,在提升知行合一方面,您的體系化和流程化方面是如何做的?有時候策略制定出來,心魔面前也是難以克制的。2046房間:可以利用很多辦法來約束自己。比如,我會將自己的投資計劃、執行策略寫在雪球上,讓別人來監督自己,這樣就會潛意識中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約束。另外還可以給自己定幾條鐵的紀律,無論什麼情況下都不要觸犯,類似天條,比如我自己就有兩條:永不追高,永遠不加杠桿。當然,這些天條會隨著自己的水平不斷提升不斷優化,但紀律的改變是在盤後,盤中決不能改變,時間長瞭,習慣就養成瞭。很多人做不到知行合一的重要原因還是在於——用來投資的資金不是真正的閑餘資金,是生活的錢甚至借款。這樣一旦虧損就會心態失衡,越跌越急,越急越亂。就像我前面講的,自己的資產規劃很重要,投資於股票市場的資金不要占比太高,“博“永遠是賭徒的心態,“投資“留些籌碼在手裡永遠是對的。問:能提些建議幫助小散改善“行”嗎?2046房間:小散戶和新手常犯的錯誤:1、沒有倉位管理概念,牛市與熊市都是全倉運作;2、看到建倉機會後,學習某些大 V 分佈建倉(隻學瞭形),導致自己的持倉成本越來越大;3、有回撤瞭就裝死,好不容易回到自己的成本上方一點就趕緊獲利瞭結;4、短中長線思路不清晰,本來是短線的票,買瞭以後虧損後心裡狀態就變瞭,想著以後做長線,結果越虧越多;本來是做長線的票,買瞭以後一點回撤割肉就跑;5、沒有交易體系,今天看到瞭價值投資方法不錯,明天看到炒成長股也挺好,後天又追起瞭概念重組股,結果哪種炒股方法也沒有精通;6、永遠記著自己的持倉成本,對當前的大盤點位反而不敏感;7、沒有投資計劃,買賣全靠當天走勢的變化產生的應激行為;8、回撤大到一定程度就補倉,賬戶上的持倉虧損百分比小一點心裡就舒服;9、自選裡有一大堆股票,當天哪隻漲的好就買哪隻,誰知道自己一買就跌,沒買的反而後來居上;10、學著高手做 T,結果越 T 倉位越重,越 T 成本越高;以上典型錯誤其實在炒股之初我也總會犯,無它,人性使然。為什麼有人說炒股是最難成才的一門手藝,隻因為要想成功必須反人性。下面說說應對辦法:1、確立自己的交易體系,要麼成長,要麼價值,要麼概念,隻能選一個,別的漲得再多也不看,因為大多數股民隻是一個人,精力有限,學不瞭這麼多;2、每天復盤,並給出第二天執行計劃,第二天嚴格按照計劃走,如果大盤走勢和自己的想法不一致,那就不參與,除非你在第一天已經給出瞭應對計劃;3、牛市建議重倉,熊市建議半倉及以下參與反彈,牛市貪婪大於恐懼,熊市恐懼大於貪婪;4、忘記自己的持倉成本,永遠記著自己的成本就是當天的賬戶凈值;5、註意回撤,設定止損線,嚴格區分自己的短中長線投資,但我建議大傢一開始沒必要分的那麼細,小散就三瓜兩棗的,就選一個線就好,要不然很容易弄混;6、順應趨勢,先做右側交易者“行業周期、消費方需求、定價權、國傢意志、競爭環境、行業壁壘”六個維度選行業問:您持股周期一般多長?覺得自己的投資風格偏向哪種?2046房間:我的長線倉位持股周期以年計,中線以月計,短線以日計。我的風格自成體系,目前還很難說歸入哪種,姑且稱為成長型投資吧。問:您是如何選擇關註的行業?你目前比較關註哪些行業和個股?2046房間:總體來講關註新興行業,比如醫療、文化娛樂、環保等。選擇行業需要從以下幾個因素進行分析:行業周期、消費方需求、定價權、國傢意志、競爭環境、行業壁壘。1、行業周期:首先確定是否為新興行業,以及新興行業中處於什麼樣的發展階段。在新興行業中,一般會出現技術或商業模式萌芽狀態;然後是技術的初步普及及應用、產品面臨大量普及,最後進入紅海,靠規模才能賺錢,然後行業成熟。在這些階段中,對應股票股價漲幅最快的是從初步應用到大量普及階段,過早進入有時間淹沒成本問題,過晚進入,行業已經進入暮年,成長投資就變成價值投資瞭。在觀察行業的發展階段比較好的辦法是看該行業的龍頭目前的發展狀態,比如谷歌的無人機,蘋果的智能手機。還有就是可以看身邊的人是否已經準備或已經用上瞭這些產品或服務。2、消費方需求:消費方的需求主要需要考慮人口結構,什麼年齡的人有什麼樣的消費習慣,在中國目前主要面臨兩大消費人群:崛起的90後和即將或已經退休的50、60後。我們要看這兩個年齡段對哪些行業的產品和服務感性趣,願意為其買單。3、定價權:定價權與行業在其上下遊的產業鏈有關,也與其是否有獨特的競爭力有關,這點與選擇個股的邏輯基本一致。4、國傢意志:需要考慮幾點:1、是否為國傢的支柱產業?2、國傢是否有對應的扶持文件或者扶持基金支持?3、是否與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有關?4、是否與維穩有關(國傢特色)5、競爭環境:競爭環境主要有兩點:國內競爭環境、國內行業與來自國外競爭者的競爭。國內競爭:考慮是藍海還是紅海,涉及到政府大力扶持的還要考慮地方政府是否大量重復投資導致競爭過度;國際上的競爭:國內該行業是否已經受到來自海外的沖擊甚至占領,該行業是否有打破國外壟斷的可能。6、行業壁壘:該行業進入的門檻大不大?一個行業的門檻我認為有四個:人、技術、資本、進入時間。最低的門檻是資本,有錢認性就行。在選擇行業的時候,不妨將以上六個因素量化,最後算出這個行業的分數,這樣可以做出相對理性的判斷。“九維度選個股,不買國企股”問:您是怎麼選投資標的的,主要有哪些評判標準?如何買入的呢?看好的股會如何配置倉位呢?2046房間:隻做簡單說明,我投資時:1、永不加杠桿,這是我的投資第一原則;2、總體持股不超過10隻,不少於5隻。一、選股標準:1、興趣: 動力的源泉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前提是必須對它有興趣,你才能全力以赴, 廢寢忘食去努力,竭盡所能的達到你的目標。比如讓去追求自己心儀的女神,想必各位男同胞們會著實下一番功夫,但如果讓你去追芙蓉姐姐,各位估計提不起精神瞭。這條標準因人而異,每個人的興趣點不同,選出的股票自然不同。2、行業: 順應經濟技術大趨勢,選擇朝陽業美股上市公司的興衰,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世界經濟、技術發展的趨勢,也可以說,美國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從結果來看,50年代之前,是重資產產型公司的黃時代,石油、飛機、鋼鐵等行業巨頭從那個時代開始崛起,特別是伴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些企業隨著美國的崛起而壯大;60、70年代,伴隨著第一次計算機浪潮,以INTEL為代表的IT硬件商開始出現並發展;90年代以後,互聯氯司取代瞭IT硬件公司成為瞭市場的熱點。可以說,選擇一個朝陽行業中的股票,在概率上,你已經贏瞭。3、企業發展階段: 避免陷入唯指標論的誤區一個企業的發展會經歷初創-成長-成熟-衰退這四個階段。反映在分析指標上,用PE舉例,會經歷PE為負(初創期),彼時企業基本無盈利;PE很高(成長期),企業因為大量投入研發,市場營銷等資金,產品銷售並沒有跟上,導致盈利狀況不佳;PE降低(成熟期),投入減少,產出增加,但企業的成長也逐漸放慢,創新能力下降;PE重新走高,最終為負(衰退期),企業所處行業衰退或由於身變革能力不足,企業盈利能力顯著下降,轉型困難,最終慢慢消亡。 所以,在用PE,PEG,PB,PS等指標去對企業進行分析的時候,我不會設定門檻,不同階段的企業不同對待,僅僅作為分析的輔助工具。4、企業領袖: 企業發展的永動機一個好的企業實際控制人可以比作一艘船的船長,他決定瞭這艘船的速度、向,以及航行路線。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任正非,就沒有現在的華為(技術偏執型),沒有柳傳志(中國渠道之父),也就沒在的聯想,沒有傑克韋爾奇 (數瀯豥戰略),就沒有現在的GE。好船長需要具備很多優秀基因:韌性、天賦、行業背景、膽識、戰略眼光、人脈等等。5、獨特優勢: 企業的護城河中國商業環境戯臨的最大問題之一是輯競爭,代表性的行業有很多,舯光伏行業、鋼鐵行業、IT制造行業、玩具行業等等。這些行業最大的特點就是產能過剩,價格戰,大傢都不賺錢。企業想要脫穎而出,必須有自己的護城河,護城河越寬,越安全。這種護城河,我的理解可以由以下個或一個因素組成:獨特的商業模式、先發優勢、技術領先等等。想要護城河夠寬,企業必須在其中一個領域做到極致,做到別人想模仿必須付出相當大的代價(時間、 資本)。6、市值,利潤率:與成長空間相關這兩個指標是我比較關註的,首先市值本身是一個相對概念,比如1000億市值對於銀行來講屬於小票,但對於某些小市場公司來講,屬於高市值大票瞭;利潤率則越高越好,無論什麼行業,利潤率的高低實際上是企業競爭力最好的體現。 對於這兩個指標我傾向於選擇市值,高利潤率的企業。但還是要辯證的看問題,有些行業舯金融業,強者恒強定律是這一行業的通用法則,在這個行業, 我的思路就變成瞭選龍頭股,其他一律不做考慮,因為後發制人,以小博大的概率相對較小。7、企業在產業鏈中的位置:受制於人還是制於企業在自行業產業鏈中的地位與企業的成長空間、議價能、發展戰略都有很大關聯。 一般來講,越往上遊發展,企業的發展空間越大,議價能力也越強。比較典型的是電腦制造業,產業鏈大部分利潤被INTEL和微軟賺走瞭。但有些企業憑借己獨特的優勢,身在下遊,同樣處於甲方的地位,比如蘋果。A股上和其關聯的公司比較多,舯金龍機電,這隻票我前期很關註,主營業務是微特電機,但就是因為其相對蘋果/蒊弱勢地位,使得我不得不放棄。所以,論在產業鏈中位置如何,我們要看這個公司是否有核競爭力,是否制於人。8、治理結構,股權屬性: 生產關系決定產力馬克思的經濟理論,其中有一條我記憶深刻,叫做產關系決定生產力,但遺憾的是,我用這條經典理論得出瞭與馬克思相反的理論:不買國企股。有幾個原因:A、精有限,本著研究在精不在多的原則,戰略性放棄國企類股票,看不過來;B、國企所在行業一般為夕陽行業,從中能選出好股的概率小;C、國企實際控制人一般沒有把企業做大做強的動力,所謂無過便是功;D、國改勢在必行,但資本運作不能在朝夕之間改變國企現狀,未來的路還很漫長。9、稀缺性: 低競爭、估值稀缺性包含幾層含義:行業稀缺、產品技術稀缺、商業模式稀缺等等,任何一種情況的稀缺都代表著潛在競爭者的減少,定價能力提升以及市場估值提升。 舉個例子,如果從銀行股中讓你選出一個你認為相比其他銀行股最好的票,恐怕比較苦難。但是如果某個行業隻有兩傢上市公司,那麼你一定會輕松完成兩傢的PK。稀缺性一定程度來講,是企業在資本市場估值的重要考量因素,且兩者成正相關。問:您是如何持續的追蹤和研究投資標的、維護自己的股票池的? 2046房間:我會按照自己的思路涉及一套表格,比如長線標的類、重組類、定增類、高送轉類,並按照其不同的風格進行相關信息定期更新。與行業以及公司的相關研報、新聞、公告我都會轉為 PDF 格式進行分類存檔。問:在跟蹤行業和公司的時候,您是如何從繁雜的信息中找到自己有用信息的呢?2046房間:首先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長線標的,先要看招股書,然後是年報、各類公司公告、研報,把有用的東西都摘出來,歸納在一起,形成自己的東西。我一般會把先摘幹貨,也就是客觀的數據、說明,對於主觀的判斷先不看,判斷是由自己來定的。總之,先要有歸納總結方法,再去做事,就會輕松很多。問:您是如何控制投資收益的回撤呢?什麼情況下會賣出?2046房間:我的回撤控制主要基於兩點:1、個股的量價關系以及自己判斷“該股莊的運作情況”;2、大盤的走勢。沒有明確的止損比例。我的運作思路屬於高舉高打型:依據對大盤判斷的情況下,控制總倉位後,一次性買入,一次性賣出。控制風險的核心在於倉位控制。對於自己看好的長線股票,可以忍受一時的虧損,用時間換空間。問:你是如何做股票資產配置的?2046房間:我認為股票資產配置的核心在於可投資財產規模。資產少,配置單一。資產多,配置豐富。對於大多數中小投資者而言,倉位管理做好瞭就 OK 瞭,沒必要在投資品種上搞得太多,看不過來。“做投資,與孤獨為伴”問:你覺得成功的投資者需要具備哪些品質?知行合一、堅持自己、與時俱進、戰略眼光問:您是如何看待以及拓展能力圈呢?2046房間:我認為能力圈要先擴大,再縮小,然後再擴大,有這麼一個過程。先擴大:大多數行業都看看,有個感性認識。再縮小:綜合自己的情況,選出最想研究的幾個行業,深入下去。再擴大:要與時俱進,隨時準備更新你深入研究的行業,不要畫地為牢。問:您最欣賞的投資大師是哪位?您覺得他的可借鑒之處在哪兒?2046房間:索羅斯。反身性。股票交易領域有很多學派,分別衍生出瞭各種交易方法。個人認為索羅斯的體系最大的特點在於其對人性的把握。突破瞭傳統經濟學對人是理性人的觀點。這也是我本人的觀點,認知、預期等情緒對於股價波動具有非常大的影響,這裡面存在著很大的套利機會。問:給球友推薦三本您覺得最值得推薦的書?2046房間:一本小說;遙遠的救世主(哲學思想);一本教材:證券從業人員考試教材(中國特色的規則學習);一本投資理念:金融煉金術(投資理念學習)問:給球友投資的一句建議~~您會說什麼呢?2046房間:做投資,與孤獨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