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成就選股直覺

  1、簡單介紹一下您的炒股歷史  我是07年畢業的,2007年3月份帶著幾千塊錢生活費進入股市,第一隻股票是工商銀行,因為它便宜??當時下瞭一堆電子書和視頻教程學習K線技術,再不停地來回亂買賣股票,靠著瘋狂的行情,竟也成為小夥伴眼中的股神。  後來經歷瞭530暴跌,僥幸第一天下跌2個多點時出逃成功,跟著QQ群裡的人買入華菱認沽權證反而賺瞭一筆,也是炒股以來賺得最興奮的一筆,幾分鐘幾十個點,當然跟鉀肥認沽權證的幾百個點還是沒得比,這也成為我後面N年跟小夥伴們吹噓自己是股神的資本。  畢業後因為沒有回學校所在地的營業部辦理撤銷指定交易導致在工作地開不瞭新的證券賬戶,再加上熊市行情也讓我幾年時間內都沒對股市關註過。真正重新投入精力炒股已經是2013年瞭,但當時也根本沒有清晰的投資方法。還是停留在目測股價是高位還是低位,市盈率是高還是低的階段,自然也錯過瞭13年的整個創業板牛市,因為太高。但隨著花在股市上的時間增多,也慢慢熟悉A股,慢慢開始從市值,行業,估值以及概念等方面來挑選股票。  14年開始摸索完善自己的投資(投機)體系,但14年下半年主要是大金融大藍籌表演,我此早已不喜歡買大藍籌,所以成績也隻是一般。  15年開始進入自己的投機節奏,每天花在股市上的時間也更多。15年上半年主要是參與熱門概念炒作,重組股開板炒作和次新開板炒作。當時我們幾個大學同學一起的小團隊基本上把每天滬深的公告都會掃描一遍,所有重組收購的並且有亮點的股票都會參照A股相應行業其它股票算好估值,設好安全股價和目標股價。進入安全股份范圍內就買入,因為重組和次新股經常存在巨大的估值分歧,所以在行情大跌時,經常能碰到提前開板,此時在恐慌時買入,在情緒逆轉時就能賺到這巨大的估值分歧的利潤差。印象中最深的的金葉珠寶和美康生物,當時金葉珠寶復盤最低跌到16塊多,因為我當時計算金葉珠寶在當時環境下合理價格應該25左右。於是全倉加部分融資買入(利用融券套出瞭部分現金),不久後就漲到瞭39,當然,我在不到30時就賣掉瞭。 美康生物也是在大盤大跌時,發現跟同行業的其它股票比低估非常多,再加上次新屬性,覺得風險收益比很高,買入後連續五個一字板。當時在6月份的時候,我收益已經達到瞭600%-700%。  但也同樣是這套戰術的巨大成功,導致瞭在牛市頂點時失去瞭警惕心,在6月下旬大盤下跌時抄底,並且死守,導致最高回撤60%多(撤得不是太晚,但因為用瞭融資),在7月份抄底中才恢復到回撤40%多的樣子。自此開始非常謹慎,大部分時間空倉。開通瞭股指期貨。在大盤大跌過後利用當時最高近10個點的ic貼水和自己計算過覺得極具風險收益比的小票進行抄底(股指被打壓後就撤離瞭股指)。比如當時的易尚展示(並不覺得這公司多麼好,隻是覺得40來億,加上所謂的虛擬展示很容易被炒作,值博率很高)和萬孚生物之類的,可惜當時股災後遺癥太嚴重,都是賺二十來個點就趕快拋瞭再空倉等待,因此錯過瞭易尚展示後面的幾倍行情,也因此錯過瞭15年下半年創業板2400點後的所有行情。但也躲過瞭後面的所有股災,並都有小賺。  2016年元旦暴跌過後,我判斷此時市場上錢還是多,風險相對小很多,但同時股災剛過不久,小票估值也不便宜,大傢都存在股災陰影。所以感覺今年漲不太高,也跌不太深,估計創業板是1800-2200振蕩,於是制定低位抄進,等高拋,再空倉等的策略(事實上市場比我樂觀太多,3月份漲上來就很少下過2000點瞭,因為我主做小票,所以主看創業板指。不過現在創業板指感覺也不準瞭,創業板綜或許更真實點。)。  然後開始分批抄底,基本上還是抄市值小,跌到位的小票和重組票以及次新股,抄進後套瞭也不割 ,一直等反彈再拋。如浙江金科,驊威股份,中科創達,通合科技,久遠銀海之類的來回抄。當然久遠銀海最後一次89塊賣飛,通合科技最後一次60不到賣飛,中科創達最後一次180賣飛後今年基本上就沒再買過次新瞭,現在看到這些票的價格我心還隱隱的痛。  幾次操作下來,到4月份的時候,今年收益就已經有70%左右瞭。但很遺憾的是還是謹慎過度,再一次賣得太早,錯過瞭4月上中旬的繼續反彈,不然4月份就能翻倍。在4月底參與瞭一次煤飛色舞炒作,吃瞭個小虧後,再度輕倉。五六月份沒怎麼花心思在股市上基本上都是輕倉或空倉,錯過好多局部板塊行情,比如一直跟蹤的全志科技之類的。  到6月底,感覺市場有很強的向上動能,感覺不管脫歐公投是什麼樣的結果,對A股來說都隻是一個靴子落地而已。於是在脫歐的上午用主賬戶買入三成倉,並轉入20萬到雪球比賽賬戶全部買入暴風。到下午脫歐結果出來,市場暴跌後,用主賬戶繼續抄至7成倉。很幸運地賭對瞭,並且比賽賬戶還因為暴風的大漲獲得瞭周冠軍。可能下半年還是會很謹慎吧,估計在這波漲完後,又會繼續輕倉和空倉,等待確定性比較高的機會出擊。  所以拿到周冠軍主要還是靠剛好賭對瞭這周的行情,同時剛好這個賬號的票漲得比較好而已。像我自己的主賬號,漲幅就遠遠低於比賽賬戶。我自己也就是個雖說9年股齡,但剛剛開始賺錢兩年左右的新手而已,以上也僅僅是我的炒股經歷分享而已,並沒什麼太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尤其缺陷也很明顯,因為短線投機做的太順手,導致經常錯失趨勢性行情,希望以後在這一塊能加強。惟一自豪的就是,在第一次股災後,躲過瞭後面所有的股災,並且每次股災都賺錢瞭,並且到現在為止一直沒有什麼大回撤。  2、您買入暴風的邏輯是什麼?賣出邏輯是什麼?  買入暴風的邏輯僅僅是因為感覺市場被壓抑的上漲動能會因為公投靴子落地而爆發,所以買入之前市場上人氣足,位置相對低的股票潛伏等待而已。除瞭比賽賬戶,我主賬戶也買瞭樂視之類的熱門股票,隻是恰好比賽賬戶裡的暴風漲得最好而已。賣出暴風的邏輯就是因為交易所特停次新和妖股,感覺三連板無望,但希望下午沖高賣出。但上午剛好看到寧波東力開板,並殺得很低,就直接切換到寧波東力瞭。  3、次新股的流動性較差,買入的時候有沒有考慮流動性收緊時對次新股的影響?  我五月份後基本上就沒怎麼買過次新瞭,因為感覺我以前買的次新都不便宜瞭,新出來的次新一個個開板位置也非常高。惟一想買的維宏股份也因為業績下滑所以把目標價設得稍低瞭點,導致沒買到。但買暴風時,暴風已經相對復牌時腰斬還要多瞭,雖然估值也仍不便宜,但相對其它次新來說,在相對位置上還算是低位。暴風市值接近200億,不是幾千萬的資金的話,根本到不瞭擔心流動性這個層次,尤其對於我比賽帳戶20萬的資金來說,買賣也就一秒鐘的事。  4、對您影響比較大的投資理念有哪些?平時操作主要以技術面為主還是基本面的分析?  我投資理念非常雜,大多學習市場上的各個牛人,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完善,不停地適應當前的市場吧,隻要能賺錢的機會和手法,我都不排斥。就像我買的很多股票,很多時候我自己對這公司並不認同,但隻要覺得市場會喜歡,並且短期內有上漲的動力,同時泡沫不會被刺穿,我也會控制倉位買入,比如這次買入的暴風集團。  做這些不是太認同的票時,一般會回避一些風險時間節點,比如大盤暴跌殺估值時,重組票快出審核結果時,業績可能不是太好的票快出業績報表時等。  所以我大部分操作都是基於基本面的分析和對市場環境的判斷後做階段性的投機。隻是在估值確實很便宜的時候並對公司發展比較看好時做持股,比如今年3月份做過的16塊多融資重倉買的中文傳媒(看好智明星通)和5月14塊左右買的黃河旋風(看好明匠智能),不過現在都已經賣飛瞭??  我一般在買入股票前,先對自己的操作進行定性。  首先是大概判斷一下大盤環境是不是單邊上漲市或下跌市,在單邊牛市的時候才更多持股待漲,在暴跌時盡量空倉等機會出擊,震蕩市就是采用我今年用的海盜戰術,賺一筆就跑。  再是對買入的股票定性,判斷這次買入是短線炒作還是因為基本面向好買入,假如是短線炒作的話,我一般會參考下大盤環境,看大盤是不是有足夠的上漲或反彈動能,尤其在市場情緒低落時,看市場下跌的動能宣泄是不是足夠,差不多的時候就預判好反彈彈性強的,基本面相對有想像力的票控制倉位買入,通常都能有不錯的收益。在弱市中時我一般絕對不追高,更多使用的是低抄的手法,失敗瞭損失可控,成功瞭有時收益也可觀。  還有就是選擇公司和行業都向上快速發展的股票,進行中長期投資。(但這塊目前是我最弱的,經常管不住手賣飛,需要加強)  5、日常分析主要看哪些指標?  現在基本上啥指標也不看,更多是靠直覺,頂多看一下量能,因為技術指標這條路線實在不適合我,實踐證明我也不會??  6、能否給大傢推薦一些您個人比較喜歡的投資書籍?  上面說瞭,主要靠混論壇和QQ群學習加上自己的思索,對投資書籍沒太多感覺??  「拾荒網|10Huang.CN」精誠收集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