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職炒股的四大前提條件

  大多數股票市場中的投資者,都是懷著實現財務自由的夢想而來的。我也曾經無數次遙想過:老子再也不用上班瞭,不用再早晚打卡,被動享受早晚高峰的擁堵,可以完全擁有自己的選擇權,可以全身心的投入研究股票基本面,可以盡情的享受傢庭的親情,可以灑脫的走街串巷、登高望遠,感受祖國的風土人情。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把思緒拉回到現實,自己還是得老老實實上班,隻是暗暗下決心並埋頭專研投資,以期不斷朝著目標前進,早日實現願望。  看瞭《雲蒙千元一問求建議》,我一直在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要做一名自由的職業投資者(主要是指不代客理財、沒有考核壓力的職業投資者),需要哪些條件?”我個人認為,至少需要這四個條件:  一、一定量的凈資產  一旦決定做職業投資者,也就意味著沒有瞭穩定工作提供的現金流,考慮到投資收益的不確定性,那麼靠既有的資產財產性收入來維持生計顯得尤為重要。我覺得,如果想要做職業投資者,而且那種灑脫且沒有太大壓力的職業投資者,那麼“傢庭流動資產年收益達到10%就可以支撐傢庭正常生活支出的3年以上”是基本條件,不然在生計的壓力下難以保持平和的心態,進而影響投資的成敗。  投資者擁有的凈資產要做資產配置,最好涵蓋固定收益和權益收益。當然,如果有租金、股金(非上市公司)等長期的現金流自然是更好。  二、相對完整的投資體系  投資不能全靠運氣,即便偶爾運氣會帶來大量財富,但也無法否定投資體系的極端重要性,若想做職業投資者,這個尤為重要。完整的投資體系要能提供從理念、心態、正確投資標的篩選、股價低估研判、倉位控制,到買點賣點、再買點再賣點、持有依據、交易紀律等各個環節明確而具體的一系列操作指示和完善的風險回避辦法。  投資者建立的投資體系還要有包容性,就是說還要根據環境的變化、資金規模的變化,不斷完善修正,確保其有效性。隨著證券市場監管不斷完善、中國市場不斷開放、投資工具不斷豐富,這一切都在倒逼投資者不斷學習,修正、完整自己固有的投資體系。  三、一定的興趣愛好  投資不僅僅是為瞭賺錢,更是要生活的更加幸福美滿。一旦做瞭職業投資者,那麼一天24小時,除瞭睡覺吃飯,剩餘的時間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全花在投資上。如果是這樣的話,辭職做自由的職業投資者就失去瞭意義。而且對於一個擁有完整投資體系的投資者,特別是踐行價值投資的投資者,也不需要時時刻刻撲在投資上。那麼,除瞭留出一部分時間給投資之外,剩餘的時間如何利用,興趣愛好可以擔當大任。它們可以充實投資者的生活,提升投資者對生活的滿意度和幸福感。由於投資這項活動相對還是比較偏安靜的(雖然也會有調研、參加股東大會等動的因素在裡面),所以興趣愛好至少有一項運動的,比如跑步、旅遊、戶外、遊泳等,從而實現生活的一張一弛。  @老歪 球友留言:“做職業投資要對投資有極強的興趣才是最重要的。 特別是開始的幾年職業投資,要對投資投入巨大的精力,絕沒作者說的那麼輕松,還可以經常找其他愛好玩玩”。如果建立瞭比較完整的投研體系,有的自己熟悉的股票池,要做到文中的狀態也不是很難。當然,如果開始幾年職業投資要對投資投入巨大精力的話,我想這主要還是與自己對投資的期望值,以及自己當時進入職業投資時,條件是否具備有很大關系。一般,期望高,或職業投資時手上的資金達到第一條的標準,那麼迫切希望快速盈利也就不難理解瞭,那麼要對投資投入巨大的精力也是自然而然地事情瞭。與老歪球友共勉!  四、一定的交際圈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對於自由的職業投資者來說,除瞭傢庭,還應該有一定的交際圈,來實現自身的社會屬性。至於交際圈,可以有線上的,也可以有線下的。交際圈可以是涉及投資的,也可以是與投資完全無關的。對於涉及投資的交際圈,。而與投資無關的交際圈,就太多瞭,可以是同學,可以是同事,還可以興趣愛好自發形成的圈子。  需要說明的是:文中的“職業投資者”,主要是指自由的職業投資者,不代客理財、沒有考核壓力,說白瞭就相當於“個體戶”吧。另外,由於是自己的一些即興的思考,難免考慮的不足和存在遺漏,望球友補充指正。  「拾荒 網|10Huang.CN」精誠收集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