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開頭:這篇文章一直收藏至今。這一年恰逢市場風格轉換,幾波小盤股股災,工作一年也見識瞭各種各樣的市場參與者,回頭看,感觸挺深。獻給還在市場裡掙紮的戰友和曾經和我一樣想要全職炒股的年輕小夥伴們……當然你會說不瘋魔不成佛。你是不是還會想起《幸福來敲門》裡的一句話:“那些嘲笑你夢想的人,他們必定會失敗,他們想把你變成和他們一樣的人。”你是不是會覺得我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可是如果我吃過的葡萄是甜的呢?如果我是自己放棄葡萄的呢?(當然那時候是因為一些原因被動放棄,現在回頭看是個正確的決定)存在即合理,我從不評價別人的選擇,我也不會質疑職業股民獲得財務自由走上屬於他們的人生巔峰的可能性。可是在這之前,至少要先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吧,當個無知且脫離現實的掙錢機器很酷嗎?從長期來看,股市是個沒有積累的地方,去年很多人跟我說讓我賺大錢的話,我清晰的記得07年也有人跟我說過,幾乎一模一樣的話,我發現十年過去瞭,沉迷於股市的人,近乎沒有任何變化,說一樣的話,做一樣的事情,世界都變瞭無數次瞭,他們依然還是這種格局,沉浸在自我的世界裡,每天在群裡享受當群主,當高手,被一幫傻逼追捧的感覺。其實想想,十年前的他們,覺得股市最好賺錢,房子也不買,什麼都不做,就做股票。結果呢?還是個窮光蛋。很多事情短時間裡來看,步伐很小,但是時間足夠長,那就是很長很長的一段路,因為有積累,每天都在前進,而有些事情,當下步伐很快,很大,但是他沒有積累,每天來來回回的踱步,時間一久,你會發現它們毫無進步,一直在原地踏步而已。股市就是這麼個地方,他是個沒有積累的行業。你哪怕過去再賺錢,再牛逼,都無法決定你在未來依然牛逼,這個市場很現實,很殘酷,未來都不可確定,所以無法形成積累。所以我是特別厭惡年輕人在股市裡掙紮。這個絕對不是一個適合年輕人紮堆的地方,他絲毫學不到任何的所謂知識和形成可能的積累。當然很多人會跟我舉例子,誰誰誰怎樣怎樣牛逼,幾千塊錢,做到幾千萬。對於這種例子,我從來都無視。事實上,人都傾向於裝神弄鬼,雪QIU上一批神棍每天吹噓自己賺瞭多少錢,賺瞭多少錢,實際真的很簡單,根本不用吹噓的,直接交易清單,一張不落的貼出來就行瞭,信息是出不來高手的,交易才能出高手,證明自己最牛逼的方式很簡單,就是列交易清單,如果一個人不願意列清單的,基本都可以當騙子,賺錢又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盡管公佈就行瞭。很簡單的事情。市場最現實的情況就是牛市來瞭,股神一堆,每個人都是股神,傻逼都能當股神,當然瞭,買錯股票都能漲停,這樣的市場,誰不是股神啊,但是市場大跌的時候呢?全都神棍。(這裡我補充一下:列清單需要總帳戶的一個足夠長的可供觀察和分析的時間段才具備充足的數據舉證;單賬戶單個股的盈利並不具備說服力和證據力,我本人就親眼見過一個牛人的某分倉在某個股上賺瞭6倍但是他總帳戶收益全年虧損17%)事實上,我們從二級市場上可以被證明交易的人來看,就知道高手是否存在瞭,中國幾千隻所謂的私募基金,基本上代表瞭行業最高水平瞭,你們隻要看看他們的水平就行瞭。跌的時候,比你跌的還多,賺的時候,甚至還不如你。這個就是行業現狀。去年的私募一姐,私募一哥的業績,你們自己去看看就行瞭。這就是行業最高水平,也就是如此。你覺得你能超越他們?你是比他們勤奮?比他們努力?比他們運氣好?還是比他們專業呢?(繼續補充一下:2016年全國6000多傢私募的成績單也出來,有意思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相關數據,或者請熱心朋友補在回帖上)這個市場裡一年業績超越巴菲特 的大有人在,我去年投資一個搖一搖炒股的軟件,就是每天起來沒事閑著搖一搖,然後就自動,什麼時候買股票,什麼時候賣股票,什麼價格買,什麼價格賣都是隨機的,這種典型腦殘傻逼的操作方式,最後跑出來很多收益率超高的個體,遠遠超過所謂的大佬,在一個萬馬奔騰,買錯股票都能漲停的市場裡,是不需要任何能力的,傻逼都能賺的比你多。而在一個萬股跌停四連殺的市場裡,你是神仙,其實你也一樣被市場砸成傻逼。這個就是現實。這樣的市場裡能有什麼積累?我一直跟很多人說,股市裡唯一能比較現實輕松的符合業餘人士炒股的邏輯就是把自己變成一個遊客,風景秀麗的時候去玩玩,嚴冬來臨的時候就離開。如果你要把自己當賭客,那就是結果一定很傻逼。這種絲毫沒有能力起決定性作用的市場裡,你還去玩,本質其實就是搏個好運氣罷瞭,那幹什麼不去買彩票 呢?不去打麻將呢?不去鬥地主呢?沉迷於股票的人,基本上都是典型的不勞而獲的思維。怎麼可能的事情呢。我從來沒期望也沒指望過這種好事能到我頭上。有這個時間精力,我不如去找一個方向,雖然慢點,但是確定性會更強行業去努力,去拼搏呢。中國股市期市有幾個大佬,敦和老葉,混沌老葛都可是縱橫中國數十年的高手中高手吧,但是去年的市場又如何呢?我記得敦和去年股災前在香港路演說過一句話,說我們在中國大陸為什麼每年收益率能在百分之百甚至更高,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發現在大陸的交易對手都普遍都是傻逼,面對這樣的對手,我們勝算當然更高。這個話估計沒有說完多久,股災來瞭,不知道敦和怎樣瞭?很多時候,你過去無論再如何輝煌,但是在你不離開這個市場之前,其實都是浮雲。賺瞭一百年的錢,也可能一夜之間消失殆盡。華爾街上這樣的高手多如牛毛,絕大部分高手的結果要麼鋃鐺入獄,要麼窮困潦倒。鮮有善終的。當然這裡不排除有個別的人牛逼閃閃,但是世界上隻有一個巴菲特,一個索羅斯,他們都不是普遍性案例,你好好問問自己,會不會是他們,他們的邏輯能否被復制?世界上永遠有成功的人存在,但是他們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不可復制的,因為主導他們的一輩子成功的因素大抵都是無法復制的,特定的年代,特定的經驗,特定的運氣,都是特定的,都是不可復制的。前段時間有人跟我說纏中說禪這本書,然後說學會瞭就是高手中的高手瞭。我就是笑笑,不知道如何回答,我隻是覺得,這個世界一定要記得去計算投入和產出,還要去計算機會成本。對於不確定性很強的東西,一定要謹慎投入,因為隨著成本不斷抬高,你最後發現收益就無法覆蓋所有的成本,最終的結果可能是收益沒有實現,你就破產瞭。而與此對應的機會成本卻非常的高。我後來問他你有沒有見過纏中說禪的人學得很好,且賺瞭大錢的案例?你確認那個賺瞭大錢的人真的是因為學瞭這個才賺到的,而不是因為有內部交易等等方式才賺到的?你是不是確定你跟他有一樣的天賦能確定學成功?這些都是現實的問題。其實中國人寫東西,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喜歡說的很模糊,讓你去自己去悟,一本易經,幾萬個人幾萬個想法,一本道德經也是幾萬個人幾萬個理解。明明寫個菜譜,會告訴你鹽少許,醬油少量,少許?少量?是多少?你自己猜,我就不告訴你,於是一本菜譜有人做的很好吃,有人做出來難以下咽,這個就是中國人喜歡闡述的方法。越是雲裡霧裡,越牛逼的感覺。一大堆簡單道理非要說的很隱晦,也不知道他自己有沒有明白,結果就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想法,對於這種作品,我基本上都當垃圾扔瞭。有毛意思呢?還沒悟透,我估計就得死瞭。有這個時間去學這個東西,我把時間精力去放在創業工作上,老子早就牛逼大瞭,誰去扯這淡啊。我自己高考後來總結經驗的時候,有一條就是把別人用來尋找學習方法的時間都花在做題目上,有時間花時間花精力去尋找學習方法,還真不如先把努力做到極致啊。一個力氣都沒用盡的人根本不配談學習方法啊,談天賦啊,談人生啊。扯淡的有點遠瞭。「 拾荒 網| 10Huang.CN 」,你的炒股專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