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股市中的弱勢文化:靠別人、靠運氣

弱勢文化這個詞來源於小說《遙遠的救世主》,在書中詞義是指依賴強者的道德以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是指期望救主的文化。當然,與此相對應的還有強勢文化,但由於文章名是說弱勢文化,所以本文不提強勢文化。弱勢文化可以通俗理解為一個“靠”字——靠的是他物,而不是自己,這在“走後門”已根深蒂固的中國文化中是很常見的。歸結來說就是,弱者放下面子尋求破格獲取,強者礙於道德或面子給予幫助。股市中的弱勢文化是什麼呢?在我看來,其可以分為兩類:1、靠別人;2、靠運氣。首先說說“靠別人”,這應該是在股市中最常見一種現象。畢竟,從人性的角度講,大多數人都是喜歡走捷徑的。事實上,“靠別人”也可以理解為“靠老師”.先聲明一下,這裡的老師是個假老師,不是淘縣裡傳道受業解惑的老師。這裡的老師可以理解為內幕消息,或者說推薦股票的人。當然,我不否認利用內幕消息可以賺到錢,但買別人推薦的股票能否賺到錢就得打個問號瞭。所以,在這裡我想問一句,買“老師”推薦的股票你賺到錢瞭嗎?這個問題的答案每個人應該都清楚,畢竟有好的賺錢機會別人會告訴你?但還是會出現一個問題,為什麼很多人明明已經虧瞭錢,卻還對股神薦股趨之若鶩?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得回到本文的主題——弱勢文化,前面已經說過,弱勢文化是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在我看來,買入“老師”推薦的股票就是期望破格獲取。為什麼這麼說呢?對於大多數投資者而言,買入一隻股票是需要一個理由的,這些理由可以包括很多東西,如熱點、基本面、技術面等等,這些種種理由其實就是你對這隻股票的認識。對一隻股票的認識越深,你在這隻股票上賺到的錢就會越多。那麼,買入“老師”推薦的股票的人是怎樣的呢,他們買入一隻股票隻有一種理由——“老師”推薦,除此之外他們對這隻股票沒有任何認識,這樣的結果就是或許會賺一兩次錢,但最後還是得虧進去。事實上,股市成功的人是極少的,假設這個“老師”是一個股神,股市中的交易也不是普通人單純復制股神的買入和賣出就能賺錢的。弱勢文化讓普通人期望不勞而獲,因為在股市中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的,而且對於普通人而言,股市的成功要付出比天才更高的代價。然後是“靠運氣”,這應該是A股被吐槽為一個大賭場的原因。在我看來,於職業投資者而言,做模式之外的操作就是“靠運氣”.其具體表現為,應該割肉時期待著有大資金來拉一波反彈,應該止盈時腦子裡想著手中股票成為妖股的樣子,但最後的結果更多是什麼?割更多的肉,賺最少的錢。這其實也是弱勢文化的一種體現,寧願去靠虛無縹緲的運氣,也不願意去靠自己,和生活中求神拜佛期望獲得福報是一個道理。

其實還可以寫很多,但自己實在不想寫瞭。最後,文中的“靠”字不含任何貶義。「 拾荒網| 10Huang.CN 」,專註漲停板打板技術技巧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